這回是真破防了!
花了五六倍的價錢,結果買到的飛機還不如別人的“便宜貨”!
若你是買家你會怎么想?是不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所以說,現在最破防的恐怕不是法國達索公司這個賣家,而是廣大的買家們!畢竟法國人的錢已經落袋為安,但買家們的戰略布局可是被結結實實地坑進了溝里!
先來來看看都有誰采購了法國的明星戰機——陣風戰機了。
法國:180架(空軍132架,海軍48架);
印度:空軍36架,海軍26架(2025年新增訂單);
埃及:54架(含后續增購);
卡塔爾:36架(兩次采購);
希臘:24架;
克羅地亞:12架二手F3-R型;
阿聯酋:80架(最大單次訂單);
印度尼西亞:42架(2022年簽署)。
更令人破防的是,這些戰機的價格可不低!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陣風戰機的基礎裸機價格約在7500萬至1.67億美元/架,而且這個價格還僅僅是飛機本身,不含武器和維護服務的錢。若是包含武器、培訓和維護,那這個價格可就高到天上去了,合同單價通常高達2.3億至2.9億美元/架!
比如印度空軍的采購價格是2.44億美元/架,卡塔爾的采購價約為2.7億歐元/架(折合約2.9億美元),相比之下,連美國的F-35都顯得和藹可親了(約1.5億美元/架)。
但最令人印度和其他7個“陣風國家”破防的是,把陣風戰機打爆的中國殲-10CE戰機,才賣5500萬美元/架......
讓我們把時間倒回2016年
當時印度豪擲88億歐元簽下36架“陣風”時,時任防長帕里卡爾激動地宣布這是“改變南亞游戲規則的交易”。我記得那時候還有不少蛙蛙在幸災樂禍,瘋狂嘲諷我們的西南角要被印度給“掏肛”了,甚至就在前幾天還有個蛙蛙嘲諷——你們啊,對印度的陣風其實怕得要死!
值得玩味的是,如今看來這“規則”確實被改變了——只不過改成了“如何用三代半價格購買二代機體驗”。
根據巴基斯坦公布的戰場殘骸,印軍被擊落的“陣風”發動機編號清晰可辨,而配套的俄制彈射座椅更是讓法國軍工顏面掃地(印度常用萬國牌武器)。更諷刺的是,達索公司引以為傲的SPECTRA電子戰系統,居然在PL-15E導彈面前成了“睜眼瞎”。
2020 年 9 月 10 日,印度安巴拉空軍基地,陣風戰斗機在入役儀式
其實這場尷尬早有伏筆。
當埃及2015年成為首個“吃螃蟹”的買家時,59億美元買24架戰機的天價就透著蹊蹺——相當于每架裸機戰機附贈兩噸黃金。
卡塔爾隨后跟進時,更是把單價推高到2.7億歐元,這筆錢足夠買三架半F-35。但土豪們可能忘了,戰斗機不是愛馬仕鉑金包,光靠貴并不能提升戰斗力。
說句扎心話,你這陣風戰機也不好看吶!純貴!
最慘的當屬印度尼西亞。
2022年簽下42架訂單時,雅加達盤算著用“陣風”震懾南海,結果還沒等戰機交付,就發現自家未來主力在別家戰場上成了活靶子。現在他們正面臨靈魂拷問:是硬著頭皮接收這批“過氣網紅”,還是學哥倫比亞轉頭采購瑞典“鷹獅”?
不過看看克羅地亞采購二手“陣風”都還要每架1.4億歐元的賬單,估計這些國家腸子都悔青了。
當然法國人也不是毫發無損。達索公司引以為傲的“實戰不敗金身”被打破后,阿聯酋那剛談好不久的80架超級訂單可能要重新議價了,賣這么貴還這么打得這么拉,就算是冤大頭也會有意見的吧?
最后再說一說印度
要是米格21這種古董被擊落,也還能甩鍋給裝備老舊,可價值2.4億美元的“歐洲精品”要是再掉幾架,怕是要動搖國本了。
所以說啊,買軍火這事兒,還真不能光看銷售員的PPT演示,畢竟實戰檢驗的不是戰機性能,而是甲方的智商稅交得夠不夠虔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