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網友在某書上發帖吐槽說,前陣子家里指紋鎖半夜突然自己彈開,嚇得他抄起拖把在客廳站了半小時。
第二天找師傅拆鎖時,師傅說,這已經是這個月拆的第17套智能鎖,有8戶直接換回老式鐵將軍。
你說智能鎖這玩意兒,聽著高科技,用起來咋就這么鬧心呢?隔壁小李家指紋鎖,去年冬天愣是把全家指紋都"忘"了,零下十度站樓道里等開鎖。
還有更慘的,有人新買的3000多塊智能鎖,剛過保修期主板就燒了,廠家說配件停產,最后當廢鐵賣了15塊錢。
現在市場上兩千塊的鎖和兩千塊的手機完全兩碼事,有些廠家把成本都砸在APP開發上,鎖芯還是二十年前的老技術。
央視去年暗訪發現,三成智能鎖用張卡片就能捅開。有款網紅鎖,連上WiFi后居然能在業主洗澡時自動開門,美其名曰"迎賓模式"。
獨居的90后姑娘小林跟我講,有回加班到凌晨,手機突然彈出提示,家門已開。她哆嗦著打開監控,看見入戶燈明明滅滅,最后硬是叫了三個男同事陪著才敢回家。
結果發現是鎖體電路受潮短路。
其實,智能鎖不是什么高科技,那些銷售吹得天花亂墜的人臉識別+虹膜驗證,說白了就是給鎖裝了個美顏相機。
我哥們買的進口鎖,下大雨天愣是把他認成岳云鵬,后來才搞明白是水霧糊了鏡頭。現在他家進門得先對著貓眼比耶,整得跟臥底接頭似的。
干了二十年的開鎖匠老周跟我說,現在他們接的單子分三種,忘帶鑰匙的年輕人,被鎖門外的中年人,還有哭著喊著要拆智能鎖的。
有組數據挺嚇人:去年全國智能鎖退貨率漲到12%,二手平臺轉賣量同比翻了三倍,九成賣家留言就一句話:怕了,真不敢用了。
現在市面上80%的智能鎖廠,三年前都是做充電寶的。這些跨界玩家不懂鎖具原理,把電子產品那套快消邏輯帶進來,結果搞出一堆電子垃圾。
難怪有人吐槽,買智能鎖就像開盲盒,運氣好能撐兩年,運氣差三天就變裝飾品。
折騰一圈才明白,老祖宗說的鐵將軍把門真有道理。
當暴雨小區停電時,整棟樓就老鎖還能正常用鑰匙開。突然覺得這種踏實感,比什么WiFi直連、云端管理實在多了。
門鎖終究不是手機,它不需要每周更新系統,也不用擔心半夜自動升級。
真要買智能鎖,記住六個字:別貪多,看內核。
半導體指紋識別、C級鎖芯、虛位密碼是保命三件套。
應急充電口和機械鑰匙孔絕不能少,關鍵時刻能救命。
至于那些花里胡哨的遠程開鎖、語音控制,普通家庭真用不上,反而增加被黑客盯上的風險。
廠家吹噓的人臉識別3.0,很多連雙胞胎都分不清。反倒是半自動鎖成新寵,指紋驗證后還得手動擰把手,雖然麻煩點,但能治自動開門的毛病。
現在每次聽見鄰居家智能鎖報已上鎖,我都下意識摸摸兜里的黃銅鑰匙。這把陪了我十五年的老鎖,雖然不會說話不會聯網,但至少不會在深更半夜給我自動開門。
說到底,家們要的是讓人安心的沉默,而不是花里胡哨的智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