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2 月 10 日,英國新聞評論網站《Unherd》發表了一篇深度分析文章,引發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文章認為,普京正在謀劃建立"雅爾塔2.0體系",試圖重塑戰后國際秩序。這一戰略目標與斯大林當年在雅爾塔會議上的成就如出一轍——確立蘇聯作為超級大國的地位,并在東歐獲得主導權。
隨著俄烏沖突持續超過三年,大家不由得開始思考,普京真的想要復刻斯大林當年的輝煌,重新打造一個國際秩序嗎?這背后又隱藏著怎樣的地緣政治考量呢?
雅爾塔體系是怎么形成的?
要理解 “雅爾塔 2.0 體系” 這一觀點,我們得先回顧一下雅爾塔體系的前世今生。
1945年2月,二戰即將結束,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與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在克里米亞半島的雅爾塔舉行了會議。
表面上他們是討論戰后和平,實際上就是在劃分勢力范圍,瓜分世界。
斯大林在談判桌上展現出了驚人的政治智慧。
美國戰略專家布熱津斯基在《大棋局》中評價:"他利用蘇聯2700萬人的犧牲做籌碼,硬是從西方手中擠出了最大讓步。"
結果整個東歐被劃入了蘇聯的勢力范圍,波蘭、捷克、匈牙利等國成了蘇聯的"衛星國"。
斯大林為什么能取得這樣的成功?
首先,當時蘇聯紅軍已經推進到東歐,正朝著柏林挺進,這種軍事現實給了斯大林極大的談判籌碼。
其次,西方對蘇聯戰時的巨大犧牲懷有道德愧疚,不好意思太過分。
第三,斯大林本人極具戰略耐心和談判技巧,非常善于抓住時機。
通過雅爾塔會議,蘇聯一躍成為全球超級大國,既形成了龐大的"緩沖區",擴大了地緣政治安全空間,又確立了社會主義陣營的領袖地位。
這一成就甚至超過了歷代沙皇的夢想,對今天的普京仍有深遠影響。
北約東擴觸及俄羅斯神經,普京為何執著于"雅爾塔2.0"?
1991年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的地緣政治環境完全變了。
昔日的超級大國變成了一個地區性大國,更要命的是,原本作為緩沖帶的東歐國家和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紛紛倒向西方。
北約不斷東擴又成了扎在俄羅斯背上的一根刺。
波蘭、匈牙利和捷克在1999年加入北約;波羅的海三國在2004年跟進;烏克蘭和格魯吉亞也展現出加入北約的強烈意愿。
現在北約與俄羅斯的邊界已經延長到數千公里,最近處離圣彼得堡只有100多公里,比從北京到天津還近!這能讓普京安心嗎?
普京多次公開表達不滿:"當年戈爾巴喬夫跟西方達成了君子協定,你們承諾北約不會東擴,現在怎么翻臉不認人了?"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的一份報告也承認:"北約東擴確實觸及了俄羅斯的核心安全利益。"
面對這種情況,普京開始重建俄羅斯的影響力。
2008年出兵格魯吉亞,2014年并入克里米亞,2022年對烏克蘭發動軍事行動——這一系列動作都是為了重建緩沖區。
哈佛大學教授沃爾特一針見血地指出:"普京在用自己的方式重建蘇聯的勢力范圍。"
普京的目的其實很明確:通過制造危機,逼西方坐到談判桌前,重新劃分勢力范圍。
烏克蘭這塊肥肉,在他眼里就是關鍵籌碼。他想干啥?簡單講就是建立"雅爾塔2.0"——讓西方不得不承認俄羅斯在后蘇聯空間的特殊地位。
普京曾在一次內部會議上表示:"俄羅斯不僅僅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完整的文明。"言外之意就是,大國必須有大國的樣子和地盤,失去這些不僅僅是丟面子那么簡單,而是對歷史的背叛!
普京和斯大林:兩代戰略家有多相似?又有哪些不同?
普京與斯大林雖然相隔近一個世紀,但在戰略思維上卻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美國歷史學家科特金在《普京傳》中寫道:"普京從斯大林那里學到的最重要一課,就是在國際舞臺上絕不表現出軟弱。"
兩人都對西方高度警惕,都將地緣政治緩沖區視為國家安全的生命線,小國講規則,大國講實力,這是兩人共同的信條。
不過時代變了,牌面也不一樣了。
斯大林領導的蘇聯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完整的工業體系、全球性的意識形態吸引力。而今天的俄羅斯呢?
從經濟實力看,2024年俄羅斯GDP約為2.3-2.4萬億美元,相當于美國的1/14左右。俄羅斯經濟仍然高度依賴能源出口,雖然近年來有所改善,但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在高科技領域,俄羅斯與西方的差距正在擴大而非縮小。
軍事上,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的最新報告,2024年俄羅斯軍費支出達到約1490億美元,比2023年增長了38%,占GDP的7.1%。雖然軍費大幅增長,但與美國接近1萬億美元的軍費相比仍有巨大差距。
從國際環境看,當今世界的格局變得更加復雜。
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GDP已經是俄羅斯的10倍以上;印度、巴西等新興力量迅速崛起;歐盟雖有內部分歧,但在經濟和軟實力方面仍有重要影響力。
還有一個本質區別:斯大林的戰略是進攻型的,目標是擴大共產主義陣營,改變全球格局;而普京的戰略則是防守反擊型的,主要是維護俄羅斯在傳統勢力范圍內的特殊地位。
英國《經濟學人》雜志評價得很到位:"普京是不折不扣的戰略大師,但他手中的牌實在不夠強。"
俄羅斯實力與雄心不匹配,普京面臨哪些挑戰?
想要當大國,經濟基礎必不可少。
根據莫斯科政府數據,2024年俄羅斯GDP達到約200萬億盧布(2.3-2.4萬億美元),雖然近年有所增長,但與其地緣政治野心仍有不小差距。
俄羅斯經濟總量約為中國的1/8,美國的1/14,甚至不及日本、德國等區域性大國。
俄羅斯經濟的結構性問題也值得關注。
雖然近年來有所改善,但石油和天然氣出口仍占據俄羅斯財政收入的重要部分。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的經濟學家阿斯倫德指出:"俄羅斯需要進一步轉型為多元化經濟體,而非主要依賴能源出口的經濟模式。"
在軍事領域,俄羅斯仍保持相當實力但挑戰不小。
2024年俄軍費支出達到1490億美元,占GDP的7.1%,已經是一個極高的比例了。2025年的國防預算進一步增至13.2萬億盧布,顯示出克里姆林宮準備長期作戰的決心。
盡管軍事投入大增,俄羅斯在高精尖武器裝備方面與西方的差距依然存在。
俄烏沖突暴露出俄軍在精確制導武器、無人機技術、網絡戰能力等方面的不足。雖然俄羅斯的戰略核力量仍與美國相當,但在許多常規戰爭的關鍵技術領域已經落下風了。
國際環境更是復雜多變。冷戰時期是美蘇兩強對抗,現在是多中心的世界,力量消長不斷。在這樣的環境中,俄羅斯想獨自與美國抗衡,難度大增。
而且,烏克蘭戰爭已經消耗了俄羅斯大量資源。
這場戰事已經持續三年多,克里姆林宮當初預計三天拿下基輔,結果呢?戰線拉鋸,損失慘重。西方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截至2025年已超過3000億美元。
普京沒想到,自己這一步棋反倒激活了沉睡的北約,芬蘭和瑞典的加入進一步改變了俄羅斯的戰略環境。
更要命的是人才流失和技術斷供。
俄烏沖突爆發后,超過100萬俄羅斯精英階層逃離了祖國!西方對俄實施了嚴厲的技術制裁,高通、英特爾、臺積電等科技巨頭紛紛切斷了對俄供應。這使俄羅斯在高端芯片和關鍵工業技術方面的依賴性問題暴露無遺,俄現在連高端芯片都生產不了,還想當超級大國?
普京本人也面臨時間壓力。
已經72歲的他,能在有生之年完成這一戰略轉型嗎?前克里姆林宮高級顧問格列布·帕夫洛夫斯基就曾泄露:"普京私下稱自己是'歷史使命的完成者',時間緊迫感很強。"
"雅爾塔2.0"能否實現?未來世界會怎樣重組?
如果普京的"雅爾塔2.0"戰略部分實現,國際秩序會有哪些變化?《紐約時報》國際版主編羅杰·科恩認為:"我們將看到一個'新雅爾塔時刻',大國重新劃定勢力范圍,小國則成為棋子。"
烏克蘭問題可能以某種妥協方式解決——部分領土歸屬俄羅斯,剩余部分保持中立國地位。
美國已故前國務卿基辛格生前曾預測:"烏克蘭可能成為下一個芬蘭——表面中立,實際傾向西方但不加入北約。"
俄羅斯將重獲在國際事務中的發言權,西方不得不承認其在后蘇聯空間的"特殊利益"。
美國一家獨大的單極格局將加速瓦解,多極化趨勢更加明顯。
中國作為俄羅斯的戰略伙伴,地位只會更加重要。
中俄聯手將在更多國際議題上協調立場,對美國形成戰略鉗制。
2024年中俄貿易額已突破2400億美元,是中俄建交之初的80倍!這種經濟互補性只會進一步增強。
不過,新的國際秩序可能更加脆弱。大國之間的戰略競爭將更加激烈,緩沖區國家的自主性被壓縮。
波蘭、羅馬尼亞等東歐國家為了避免淪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已經開始強化軍備,軍備競賽和戰略對抗可能會成為常態,地區沖突風險將進一步上升。
對歐洲來說,則意味著安全架構的重大調整。德國前總理施羅德曾直言不諱:"歐洲必須在美俄之間重新平衡,而不是充當美國的附庸。"法國總統馬克龍也多次呼吁加強歐洲的戰略自主性。
這些跡象表明,歐洲可能在美俄之間采取更靈活的立場。
結語
普京試圖復制斯大林當年的輝煌,重塑國際秩序的雄心既令人驚嘆又充滿風險。
他的"雅爾塔2.0"戰略反映了俄羅斯領導人對歷史使命的深刻理解,也表明他們對當前國際秩序不公正性的強烈不滿。
但歷史永遠不會簡單地重復。
斯大林時代的蘇聯擁有與戰略野心相匹配的綜合國力,而今天的俄羅斯面臨的是經濟、人口和技術等多方面的嚴峻挑戰。
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軟實力,俄羅斯都難以單獨支撐起與美國分庭抗禮的大國地位。
普京手里的牌雖然不夠硬,卻依然選擇孤注一擲,押上了俄羅斯的全部家當。
俄羅斯能否重現昔日榮光,普京能否完成他的歷史使命,尚未可知。
但可以確定的是,它已經打破了冷戰后的國際秩序,世界正在進入一個更加動蕩和不確定的新時代。
無論普京最終是被歷史銘記為現代沙皇,還是新時代的斯大林,他已在21世紀的國際關系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一筆究竟是杰作還是敗筆,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參考資料:
- 約翰·米爾斯海默,《大國政治的悲劇》,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
- 斯蒂芬·科特金,《普京傳:從特工到總統的權力之路》,中信出版社,2022年版
-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2024年全球軍費開支報告》,2025年4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