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上了大學后,是一定會用到筆記本或者平板的嗎?
如果想用肯定能用上,如果不想用肯定用不上!最關鍵的是買平板或者筆記本電腦,其實絕大部分的情況下是由于家長處于孩子上了大學后,一種獎勵,認為應該要給孩子買電腦。有些家長還準備給孩子上完大學買車一樣。
但對于很多人而言,買電腦和平板如果不會用,如果不能用好也是浪費!有一些人人家就用好一部手機,也能完成80%以上的電腦和平板的學習日常了,你說用筆記本或者平板來記筆記,其實手機也可以記筆記!甚至手機可以拍攝短視頻在校園做副業!
但有一些專業的確也需要電腦,如果你沒有筆記本電腦,可以用學校的,但是學校的不能保障長期可以使用,有規定時間點。自己有筆記本肯定更好一點!大學生是否需要買電腦/平板,其實和"上學要不要買新書包"一個道理——沒有標準答案,全看個人怎么用。這里給你幾個接地氣的判斷標準:
一看專業剛需
像計算機專業天天敲代碼、建筑系要跑CAD建模、傳媒專業剪視頻,這時候筆記本就是吃飯的家伙。但如果是漢語言文學、歷史這類文科專業,確實一部智能手機+圖書館電腦就能扛下80%的作業。有個真實案例:去年某985高校哲學系學霸,四年用手機備忘錄寫了12萬字論文,畢業答辯照樣拿優秀。
二看使用效率
用手機記筆記看似方便,但當你要同時打開PDF教材、文獻網頁和Word文檔時,6寸屏幕立馬變"災難現場"。更別提做小組作業時,用手機改PPT能讓人抓狂到薅頭發。有調查顯示,用電腦處理復雜任務的學生,效率比純手機用戶高出3倍。
三看隱形需求
很多學校選課系統在手機端根本顯示不全,搶課時分分鐘被"轉圈加載"逼瘋。實習投簡歷時,HR發來的壓縮包在手機里打不開。更現實的是,95%的線上兼職(比如家教、文案撰寫)都要求電腦端操作。這些隱形門檻,往往開學三個月后才突然顯現。
四看金錢智慧
與其跟風買七八千的頂配游戲本,不如花3000買臺二手輕薄本+2000塊的平板,組合使用更靈活。見過精明的學生,大一時花800租了臺設計本用完專業課,畢業后反而用這筆錢考下了專業證書。記住:設備是工具,不是獎杯。
最后給家長支個招:與其開學前突擊消費,不如先讓孩子用半個月學校機房。真需要時讓孩子自己寫份《設備需求分析報告》,說明用途、配置要求和預算規劃——這比直接打錢更能培養成年人的責任感。畢竟大學第一課,就該學會為選擇負責不是嗎?對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歡迎關注我“創業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