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定要用出行車輛來劃分時代的話,那么今天的朝鮮就是自行車時代,大約相當于我們的80年代后期,那個時候的我們,身邊有了上海牌小汽車,有了伏爾加進口車,也有了著名的日本皇冠車。但是,那時候的人們從來不會奢望,也不會去想,自己會有私家車。
現在朝鮮的普通民眾也是這么認為的。
對于家庭條件好的朝鮮老百姓來說,出行工具升級換代一下就是電動自行車了。目前,在每年舉辦的中朝商品交易會期間,最受青睞的就是中國產電動自行車。人們像看豪車一樣在欣賞。這種車每輛約人民幣2600塊錢,比我們身邊的還要貴一些。對于月工資400元左右的朝鮮老百姓人來說,就是奢侈品。
當然,對于如今朝鮮市民來說,真正的奢侈品就是摩托車了,這不亞于如今我們身邊的百萬級以上豪車。
朝鮮街頭摩托車逐漸多起來,是從2102年逐漸開始的,因為從這一年起,朝鮮加大了改革的力度,一部分人開始走出國營單位,經商賺錢。他們也是摩托車的最早一批消費者。
對于我們來說,摩托車真正走進我們的生活也是在改革開放以后,并且初期的中國老百姓,也是沒錢毛摩托車的。
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電視上出現了一則摩托車廣告,演員是馬季和唐杰忠。唐杰忠:老馬,您在等誰呀? 馬季:我們那個“嘉陵”。唐:嘉陵是您愛人呀? 馬:我太喜歡嘉陵了,它有許多優點,容貌長得蓋世無雙,絕代佳人,風度瀟灑......”
這應該是中國摩托車的第一支廣告了。從那時候開始,摩托車才逐漸走進我們身邊,數量直線攀升,到了今天,很多城市開始限摩了,那些摩托車癡迷者,只能在某個黃昏或者夜晚約上三五個車友,偷偷在空曠街頭打卡。
而看到身邊呼嘯而過的“鬼火”身影,人們的眼中不再是羨慕,而是對噪音污染的厭惡了。
如今的朝鮮摩托車,除了少部分的有錢人擁有外,更多被用來作為公車,是公務員的專利,單位配發的,特別是執勤車輛。舉個簡單的例子:平壤街頭女交警是我們最喜歡拍攝的靚麗風景,但是女交警只負責在街頭指揮交通,來回路面巡邏,處理違章等事情就是男交警的事情了。而男交警們普遍配備有摩托車。
最亮眼的就是朝鮮的國賓車隊,清一色的春風國賓摩托車,這可是春風動力的產品,650cc并列雙缸發動機,最高極速達到177km/h,夠厲害吧。據了解,以前的時候,朝鮮的國賓車隊是用嘉陵牌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