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嫣
近日,紹興柯橋區瓜渚湖東直江畔建成總長480米的“生態魚道”。這條“生態魚道”,兼顧生態和美觀,采用生態砌塊護岸等方式,打造出便于魚類自由出入的“魚巢”,助力水域生態持續向好。
聚焦河湖生態保護,穩步推進生態護岸建設,實現“河暢、水清、岸綠”。近年來,紹興市各地深入實施河湖長制,落實“一河(湖)一策”年度任務,持續推進全域幸福河湖建設,讓每一條河都流淌著“幸福”。
記者從紹興市水利局獲悉,截至目前,紹興市已建成66個高品質水美鄉村、110公里濱水綠道、84個城鄉親水節點。今年計劃建設30個高品質水美鄉村、60公里濱水綠道,新增33個城鄉親水節點。
“每條河的情況不同,需要因河施策。”紹興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設幸福河湖,就是要著力打造人民群眾滿意的河湖。近年來,紹興市依托河道、湖泊、山塘等水域,積極建設濱水綠道、親水平臺等設施,并以此為中心向兩岸、四周輻射,讓附近居民步行不超過15分鐘便能抵達“親水圈”。隨著“一河(湖)一策”的持續推進,越來越多的河湖風景串珠成鏈、連線成網。
紹興上虞區在“一江兩岸”堤防提升加固工程中,采用生態護坡與景觀設計相融合的創新工藝,沿岸栽種的蘆葦等水生植物形成天然凈水屏障,構建起“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岸線,打造出濱水慢行生態線路。同時,當地通過智慧水利系統實時監測水文數據,為河湖長效管護提供科技支撐。
紹興諸暨市利用特有的民間水利組織——水利會,積極探索“涉水矛盾不上交、管水平安不出事、治水服務不缺位”的新時代河湖治理工作的“楓橋經驗”。當地鼓勵群眾參與河湖管理保護,近40名“民間河長”在楓橋江流域開展節水、護水服務,形成了全社會齊抓共管合力治水的良好局面,為當地打造幸福河湖創造了有利條件。
“深化‘河長+警長+檢察長’協同聯動,全面加強河湖日常管護。”紹興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做好“一河(湖)一策”打造幸福河湖的同時,今年還將持續推進中小河流整治,全面推進河湖水生態健康評價,完善河湖健康檔案,從整體上和根源上提升河湖面貌、改善人居環境,進一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