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雷鋒游覽了武漢長江大橋,這張照片是雷鋒從湖南長沙前往鞍山的路上,火車經停武漢時,他跟長江大橋拍下的一張合影。
這張照片拍攝時,雷鋒剛滿18歲,穿戴整齊,慈眉善目,招人喜愛。
雷鋒原名雷正興,1940年12月18日出生于湖南省望城縣簡家一個貧苦農民家庭,8歲多時,已經是孤兒的雷鋒參加了兒童團,后當上了兒童團長。
1950年夏天,人民政府免費送他去小學讀書,后來加入了我少先隊,1956年夏天,他小學畢業后在鄉政府當了通信員,不久調到望城縣委當公務員,后被評為機關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
1958年,雷鋒到團山湖農場,只用了一周的時間就學會了開拖拉機,同年9月,雷鋒響應支援鞍鋼的號召,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機手。
次年8月,他又來到了條件艱苦的弓長嶺焦化廠參加基礎建設,曾帶領伙伴們冒雨奮戰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損失,當時的《遼陽日報》報到了這一時機,在鞍山和焦化工作期間,他曾3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5次被評為標兵,18次被評為紅旗手,并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光榮稱號。
1959年12月征兵開始時,雷鋒迫切要求參軍,焦化廠領導卻舍不得放他走,雷鋒跑了幾十里路來到遼陽市兵役局,表明參軍的決心。
他身高只有1.54米,體重不足55公斤,均不符合征兵條件,卻因政治素質過硬和有經驗技術,最后被破例批準入伍。
雷鋒入伍后,他被編入工程兵某部運輸連四班當汽車兵,1960年11月,他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入伍后表現突出,沈陽軍區《前線報》開辟了向雷鋒學習的專欄,
在不到三年的時間里,他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被評為節約標兵,榮獲“模范共青團員”,出席過沈陽部隊共青團代表會議,1961年,雷鋒晉升為班長,被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
在工作過程中,他整天駕駛汽車東奔西跑,很難抽出時間學習,雷鋒就把書報裝在挎包里,隨身帶在身邊,只要車一停,沒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駕駛室里看書。
他在日記中寫下這樣一段話:“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時間學習,我認為問題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去學習,會不會擠時間,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于擠,愿不愿意鉆。
1962年8月15日上午八點多,細雨霏霏,雷鋒和他的助手喬安山駕車從工地回到駐地,他們把車開進連隊車場后,發現身上濺了許多溺水,邊不顧長途行車的疲勞,立即讓喬安山發動車到空地去洗車。
經過營房前一段比較窄的過道,為安全起見,雷鋒站在過道邊上,揚著手臂指揮小喬倒車轉彎,“向左,向左…
…倒!倒!”汽車突然左右輪滑進了路邊水溝,車身猛一搖晃,驟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曬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桿子,雷鋒不幸被倒下來的方木桿子砸在頭部,當場撲倒在地,昏過去……
戰友們立即用擔架把他送到附近的醫院搶救,各級首長立即趕到了醫院,同時以最快速度把沈陽的醫療專家接到雷鋒床前,由于顱骨損傷,導致腦機功能障礙,雷鋒這個勞動人民的好兒子,年僅22歲便犧牲了
1963年3月5日,首都各大報紙發表了毛主席的光輝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