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氣可鼓不可泄,尤其在敵我力量懸殊情況下!
當士氣泄了,即便是再組織作戰,打得戰斗也可能不盡人意。
曾經擔任陜甘寧聯防軍警1旅參謀長的劉懋功,曾因傳達上級的指示后,導致部隊士氣低落,使得可以勝利的戰斗最后打得不好,受到記過,感到很冤。
1947年1月中旬,陜甘寧晉綏聯防軍首長隨警1旅行動,并依托一旅旅進行指揮。下轄三團在二團的配合下打旬邑縣城,敵人退到北山據點固守頑抗。聯防軍首長對旅參謀長劉懋功說:北山不好打,去給3團團長張占云說:攻北山要相機行事。
聽到相機行事,劉懋功就猶豫了,北山是制高點,不攻下北山,對旬邑城是威脅。可上級的只是,他原原本本傳達命令給張占云,對方聽到“相機”只想猶豫了。沒有重炮支援打山地攻堅戰,靠戰士們硬拼,傷亡會很大。
當團長張占云聽到后,對部隊下達命令后,部隊進攻的勢頭松懈下來。上面的敵人進行反撲,最終導致3團撤出旬邑宣傳,敵人又重新占領。原本有把握的勝仗搞得很窩囊,其他兄弟部隊意見很大,要求處理責任人。
沒多久,劉懋功接到旅長高錦純談話,說他指揮不當,要給一個處分。劉懋功不愿意了,自己只是傳達命令,又沒指揮不當,為什么給自己處分,而且上級在下達命令時,你也在場,怎么責任落到我頭上?旅長一臉為難又無奈的樣子。
高錦純知道這是上級的指示,那怎么辦呢?能直接告訴首長,這是你的命令?而且相機行事可操作空間很大,這命令不是死命令,沒說必須拿下,就等于可以松懈?下面部隊有沒有誤解上級首長的意圖呢?
或許對于前線指揮員來說,如果不下命令,自己反而會堅持打下去,下達命令反而猶豫不決。但最終一場勝仗打成這樣總要有人負責。三團團長張占云被撤職,團政委被調離。
作為指揮員要想服眾,在部隊有威信,敢打硬仗、惡仗,以小代價換取大勝利是不容易的。能抓住戰機打敢于違抗命令的冒險仗,更是非常難得。大多數情況下,指揮員是服從上級命令的,如果打了抗命的仗,贏了問題不大,輸了會引起上下級的不滿,這也充分考驗指揮員的指揮能力。
不過,對于劉懋功的記過,沒多久之后就撤銷了。從哪里來論,也不應該他來承擔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