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皖新聞報道,近日,朝鮮新型驅逐艦“崔賢”號進行了多項武器試驗,試射了超音速巡航導彈、戰略巡航導彈等多種導彈。新近建造的朝鮮人民軍海軍5000噸級“崔賢”號驅逐艦下水儀式在南浦造船廠舉行。朝鮮領導人當天在下水儀式的講話中表示,新建驅逐艦將于明年初交付海軍并投入使用。朝鮮明年將繼續盡快建造驅逐艦及作戰能力更強的巡洋艦和護衛艦,目前艦船總設計已經進入最后階段研究。
“崔賢號”是朝鮮人民軍海軍新一代驅逐艦,也是朝鮮歷史上噸位最大的先進盾艦,被俄媒譽為朝版052D大驅,但朝鮮這艘新驅逐艦,看上去反而沒有多少中國元素,更像是在俄軍22350護衛艦基礎上的放大版,而且還采用了大量的俄制武器裝備雷達,“崔賢號”在下水僅3天后便密集試射大量導彈等高技術武器,確實在國際艦艇建造慣例中非常罕見。通常情況下,新艦艇下水后還需要較長的舾裝與調試階段往往需要數月甚至一兩年的準備期,才能真正開展實彈發射試驗。
軍艦(資料圖)
在此之前,朝鮮海軍擁有的最大主力艦,還是上世紀70年代建造的“羅津”級護衛艦,排水量約1600噸。目前,朝鮮海軍的主力艦艇則是2010年左右推出的“南津”級護衛艦,排水量外界預計在1500噸左右。而近期下水的“崔賢”級多用途驅逐艦,則一步來到5000噸級。盡管朝鮮官方未透露是標準排水量還是滿載排水量,但毫無疑問這是朝鮮海上軍事力量建設的巨大跨越。而最讓外界感到驚訝的,還是“崔賢”級所展現出的近乎“武裝到牙齒”的各型武器配備。
聯合國政治和建設和平事務部及維和事務部助理秘書長哈立德·希阿里周三在向安理會成員做情況通報時表示,朝鮮繼續推進其核武器和彈道導彈計劃,違反多項安理會決議,嚴重破壞全球核裁軍與不擴散機制。希亞里指出,2025年是朝鮮《2021-2025年國家國防發展五年規劃》的最后一年。過去一年多來,朝鮮繼續試射多種類型的彈道導彈,包括2024年10月發射的“火星19型”洲際彈道導彈,以及2025年1月發射的中程高超音速導彈。
軍事演習(資料圖)
在這緊張時刻,值得注意的是,韓聯社近日報道,韓國軍方官員說,一名在朝韓邊境的韓國士兵數天前向朝鮮方向誤射了機槍,軍方通過廣播向朝鮮通報了這一錯誤。報道稱,在首爾以北70公里的韓軍最前線——鐵原郡非軍事區哨所內,一名士兵在檢查槍械的時候不小心射出了一發子彈。報道還稱,韓國官員表示,發現問題的韓國軍官立馬向朝鮮通知了這一事件,同時補充說,他們推測子彈沒有到達朝鮮一側,因為子彈穿過了一扇加固的門,可能減慢了速度。
子彈雖然沒有直接越界,但穿透加固門這一情況,也暴露出軍事設施存在安全隱患。有專家分析,K6重機槍射程約2公里,若不是子彈遇到了障礙物,很有可能已經進入了朝鮮境內。后果不堪設想,很容易讓本就是火藥桶的半島局勢升溫,變得不可控,不少分析認為,朝方或許會借此機會強化邊境軍事部署,為后續談判爭取更多籌碼。
尹錫悅(資料圖)
其實,這并非韓國軍隊首次發生類似烏龍事件。這幾年,韓國發生了不少意外事件。據新華社消息,韓國京畿道抱川市政府今年3月9日說,最新調查結果顯示,6日發生的空軍戰斗機軍演誤炸事故已導致31人受傷,142棟房屋受損。此前兩架韓軍KF-16型戰機在抱川市參加韓美聯合軍演時分別“非正常”投下4枚MK-82型非制導炸彈。這8枚炸彈落到訓練場外居民區并爆炸,導致人員受傷和財產受損。誤炸原因系飛行員輸入坐標錯誤。這是韓國空軍首次發生戰機在訓練中誤投炸彈造成傷害的事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