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第十二屆“國學小名士”經(jīng)典誦讀暨“國學小名士”研讀經(jīng)典濟寧站活動將于5月10日正式開啟
誦讀經(jīng)典,傳承美德,培育新人。由山東省文明辦、山東省委網(wǎng)信辦、山東省關工委、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省婦聯(lián)、山東省教育廳、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出版集團、青島出版集團聯(lián)合主辦,濟寧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濟寧市委網(wǎng)信辦、濟寧市關工委、共青團濟寧市委、濟寧市婦聯(lián)、濟寧市教育局、山東廣播電視臺青少頻道、濟寧廣播電視臺、中共曲阜市委承辦的山東省第十二屆“國學小名士”經(jīng)典誦讀暨“國學小名士”研讀經(jīng)典濟寧站活動將于5月10日上午9:00正式啟動。
本次活動以“誦讀經(jīng)典 傳承美德 培育新人”為主題,來自全省16市的國學少年們將在曲阜萬仞宮墻前共同誦讀經(jīng)典、發(fā)出倡議。活動現(xiàn)場,往屆“國學小名士”誦讀大賽冠軍們也將上演飛花令對決,令人期待。作為“國學小名士”研讀經(jīng)典濟寧站活動內容之一,來自山東16市的近100組“國學小名士”家庭將沿著孔廟杏壇、魯壁、詩禮堂、后花園、顏府,展開文化闖關之旅。
山東省第十一屆“國學小名士”中華經(jīng)典誦讀電視大賽總決賽現(xiàn)場
跟隨“國學小名士”,一起打卡濟寧文化地圖
今天,讓我們跟隨國學小名士的腳步,揭開濟寧的另一面——這里不僅是儒家文化的源頭,更是詩仙李白、詩圣杜甫的“第二故鄉(xiāng)”,是千年文脈與現(xiàn)代創(chuàng)新交融的“活態(tài)博物館”。
跟隨圣賢足跡來一場citywalk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2500年前,孔子在這里聚徒授業(yè),杏壇講學,創(chuàng)立儒家學派,奠定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對“各國”產(chǎn)生深遠影響。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圣賢足跡,在小名士的引領下,來一場Citywalk。
Citywalk推薦路線
曲阜:一城藏半部《論語》
千年禮樂歸東魯,萬古衣冠拜素王。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統(tǒng)稱“三孔”,聞名天下,其豐富的文物珍藏和歷史積淀,為我們展現(xiàn)了孔子勤勉于教的一生,成為我們穿越千年,“直面”孔子的“橋梁”。古色古香的建筑,蒼勁古樸的松柏,歷經(jīng)歲月的石碑,都在講述著歷史的輝煌。
泗水: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55歲的孔子率弟子沿泗水周游列國,面對川流不息的泉水,曾發(fā)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慨嘆。據(jù)《論語注疏》記載,他更在此教授弟子“智者樂水”的修身之道。
隨國學小名士們的誦讀聲凝望碧波——兩千年前的智慧與今日的青山綠水,正在此譜寫一曲生生不息的文明長歌!
嘉祥:曾子故里 大學書院里尋修身之道
兩千五百年前,孔子在曲阜杏壇講學時,16歲的少年曾參,正跪坐在杏壇的樹蔭之下。曾子作為他最年輕的弟子,躬身記錄下“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身箴言。大學書院,正是曾子著述《大學》、將夫子“仁愛”思想升華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神原鄉(xiāng)。
今天,少年用瑯瑯書聲喚醒《大學》的生命基因!讓我們共同見證:曾子在守護的不僅是儒學文化,更是新時代少年頂天立地的精神脊梁!
鄒城:孟子故里 續(xù)寫仁政理想
孟子生于鄒城,他在此著成《孟子》七篇,將孔子的‘仁’發(fā)展為‘仁政’,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治國綱領。雍正皇帝御筆‘守先待后’的牌匾,至今仍矗立在亞圣殿前——這四字正是對他“承孔子、啟后世”地位的至高評價。
今天,小名士們在此齊誦《孟子》,讓“得道多助”的智慧穿越時空,照亮新時代的文明之路!
孔孟故里之外,感受李白與杜甫的“詩意棲居”
濟寧的底蘊,遠不止于孔孟。唐代詩壇“雙子星”李白與杜甫,曾在此留下長達數(shù)十年的足跡與傳世詩篇。
任城:詩仙李白的“第二故鄉(xiāng)”
唐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李白離開湖北安陸,攜結發(fā)妻子許氏和女兒平陽,至太原入魯,沿汶水而行,遷居任城(今濟寧市任城區(qū)),五年后移居魯郡瑕丘(今濟寧市兗州區(qū))。或許他也未曾預料自己會在這座城市生活23年,在他的第二故鄉(xiāng)度過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光。他的女兒在此長大,兒子在此出生,濟寧的山水與市井生活成為他創(chuàng)作的靈感源泉。如今重建的太白樓,仍是瞻仰詩仙風骨的文化地標。
此刻,少年們在這兒對話詩仙,讓儒家經(jīng)典與唐詩風流在此交織出中華文化的璀璨星河!
兗州:詩圣杜甫在這里和李白相遇
25歲的杜甫為探望時任兗州司馬的父親杜閑,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累計停留8年之久。他與李白最后一次相會便是在濟寧兗州,兩人同游泗水、共飲暢談,杜甫寫下“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的深情詩句。
聽小名士的誦讀,感受詩圣筆下“秦碑魯?shù)睢钡臍v史滄桑正化作新時代文化自信的磅礴底氣!
濟寧,一座被低估的“文化富礦”
從孔孟的哲思到李杜的詩意,從國學小名士的青春演繹到非遺文旅的創(chuàng)意表達,這里既有歷史的厚重,又有創(chuàng)新的活力。下一次,當你路過濟寧,不妨停下腳步——在太白樓品一盞茶,在南池讀一首詩,在尼山看一場無人機點亮星空……你會發(fā)現(xiàn),濟寧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講述著“何以中國”的故事。當孩子們在孔廟誦讀《論語》,他們觸摸的不只是竹簡上的文字,更是民族基因里的文化胎記;當少年們走過魯壁,他們守護的不只是千年前藏書的磚石,更是文明賡續(xù)的使命與擔當。
掃碼看直播↓
關注我們,解鎖更多“文化寶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