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美國當地時間5月7日,75歲的戴維?珀杜身著深色西裝,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及現場嘉賓政要的注視下,完成了美國駐華大使的宣誓就職儀式。特朗普用標志性的沙啞嗓音在講話中,給了戴維一個囑托:“從今天起,美國最復雜最重要的外交關系之一就托付給你了。”
從特朗普講話中,形容對華關系用到了“最重要”一詞,我們可以看出他真實的對華態度。
早在1周前,美國參議院以67票贊成、29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戴維的任命。不同于傳統職業外交官,這位前佐治亞州參議員有著長達40年的商業履歷——他曾是達樂公司和銳步的CEO,在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生活多年,甚至一手推動達樂公司進入中國市場。這種“商人+政客”的雙重身份,讓他的任命從一開始就充滿爭議,所以才有了29張反對票。
戴維?珀杜
在宣誓就職后的簡短致辭中,戴維特意提到了“我很榮幸能成為被派駐中國的人。”同時他還不忘稱贊他的伯樂,贊美說道“我個人比較了解總統,他是真心熱愛美國。”
作為特朗普的堅定支持者,2021年戴維在競選美國州長時,曾在敗選后公開表示“永遠效忠特朗普的美國優先理念”。這種忠誠,正是特朗普在第二任期進行外交團隊選拔的核心標準,沒有之一。
當然,真正讓國際社會側目的,還是戴維在參議院任職期間的對華立場。2019年,他作為“美中工作小組”成員訪華后,曾公開呼吁美國要“清醒應對中國競爭”,并多次聯名致信美國務院,要求警惕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對美國利益的沖擊。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在2020年接受美媒CNBC采訪時直言:“美國必須建立更強大的海軍,以應對中國在太平洋的軍事擴張。”這種強硬態度,與特朗普政府近年來的對華戰略高度契合。
美國總統特朗普
特朗普在戴維就職儀式上的那句“最復雜最重要的外交關系”,絕非即興發揮,是他真的這么認為。戴維作為有著豐富在亞洲經商經驗的人物,他被特朗普政府賦予了雙重使命:既要在科技、軍事等“硬領域”執行特朗普的對華競爭圍堵戰略,又要在農業、能源等“軟領域”尋找更大的合作空間。這種看似矛盾的角色定位,符合特朗普的支持者來源,比如美國農民和傳統能源企業等。
不過,對于戴維而言,他的大使任期剛開始,擺在其面前的就是一個充滿挑戰的“三重困境”:首先,如何在執行特朗普強硬政策的同時,避免中美關系滑向全面對抗?其次,作為沒有外交經驗的“新手”大使,他能否在華盛頓官僚體系中爭取到足夠的話語權?最后,他的商業履歷如何化為優勢而不是負擔?畢竟,他曾支持制造業外遷亞洲以降低成本,這與特朗普“美國優先”的產業回流政策存在根本矛盾。
中美關系
目前,外界對戴維本人的觀點呈現出兩極分化。英媒BBC等西方媒體強調戴維的強硬言論,將他描繪成“對華鷹派的新旗手”,認為他的上任會加劇中美緊張局勢。而《印度時報》等亞洲媒體則指出,戴維的商業背景可能會成為緩和中美經貿摩擦的契機。
但在我看來,美大使戴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還是在于如何平衡特朗普的“美國優先”理念與中美關系的現實需求。即他必須在取悅白宮的同時,與中國“斗而不破”避免走向全面對抗,這無疑是艱巨的任務。
戴維的任命在美國內有著不同的聲音。《華盛頓郵報》的社論批評特朗普“任人唯親”,認為戴維缺乏外交經驗,難以應對復雜的中美關系,指責“這是一場政治賭博,賭注是美國的全球利益。”而保守派媒體《華盛頓時報》則力挺戴維,稱贊他是“了解中國的務實派”,有望為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帶來“新的外交突破”。
在這場充滿不確定性的外交博弈中,戴維的每一步都可能成為改寫中美關系走向的關鍵變量。而特朗普那句“最重要的外交關系”,究竟是開啟對話的鑰匙,還是加劇對抗的前奏,時間將給出最終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