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經開區
封面新聞記者 羅田怡
白鷺灣科技生態園內,研發人員正在測試最新的智能駕駛算法;中生科創谷的“工業上樓”項目正加快建設;錦江數媒港的AIGC影視產業基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創意人才;交子公園金融商務區(錦江片區)一棟棟總部樓宇拔節生長……這是四川成都錦江經濟開發區(以下簡稱“錦江經開區”)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生動實踐。
作為成都市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載體,錦江經開區肩負著國家(成都)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國家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等先行試點使命。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背景下,這個規劃面積4.23平方公里的省級開發區,正在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
近日,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正式啟動“新技術·新動能·新未來”——致敬2024四川經濟影響力人物大型采訪活動,尋找四川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時代標桿。5月8日,封面新聞記者走進錦江經開區,解碼這座未來產業新高地的發展路徑和創新密碼。
錦江經開區
構建“4+6+X”未來產業體系
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未來產業是國家戰略競爭的制高點,也是錦江經開區實現產業跨越發展的關鍵領域。”錦江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園區構建了“4+6+X”的未來產業體系,前瞻布局未來信息、未來交通、未來健康、未來制造等4大未來產業方向,明確智簡6G、開源鴻蒙、車路云一體化、低空經濟、腦機接口、基因診療6個主攻產業賽道,同步發展人形機器人、量子科技、元宇宙、AI大模型等X個高成長新興領域。
在白鷺灣科技生態園建設一個未來產業孵化園,將白鷺灣科技生態園打造成為錦江未來產業孵化園,聚焦發展處于“創新觸發期”的6大主攻產業賽道及X個高成長新興領域,深度鏈接高能級科創資源,超前發現攻關顛覆性技術,高質量孵化引進硬核科技企業,打造“未來產業核爆點”。
交子公園金融商務區(錦江片區)則聚焦金融商務產業,構筑金融機構和商務商貿總部集群。區域著力發展金融科技、財富管理、數字人民幣等金融業細分領域賽道和數字消費、平臺貿易等商務商貿業細分領域,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泛化應用,打造“高體量+高密度”商務業態多樣性。
中生科創谷聚焦智能制造產業,構筑“工業上樓+智能制造”產業集群。片區重點引育智能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上游零部件、下游應用服務系統)等智能終端企業,以及生物醫藥、生物基因、高端醫療器械(調試組裝類)和合成生物等生物技術企業。
錦江數媒港則依托成都傳媒、新華文軒等傳媒總部企業,布局“AIGC+”數字媒體總部經濟中心,重點發展上游“圖文、視頻內容創作”和下游“互聯網廣告營銷、流媒體直播”,打通從內容創作到傳播應用的產業鏈條。
2024年,園區營收1680億元,創新發展動能持續增強。園區現有一站式數字化產品選用服務平臺等國家級創新平臺7個、新希望工業技術研究中心等省市級創新平臺19個,在建白鷺灣科技生態園等省市重點項目15個,為未來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賦能科技創新“關鍵變量”
轉化產業發展“最大增量”
如何將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產業發展“最大增量”?錦江經開區給出的答案是:深化產研一體、四鏈融合,推進科技創新促轉化攻堅,以精準片區布局構建全鏈條科技成果轉化體系。
“我們通過‘交叉賦能’‘孵小服新’‘垂類賽道’和‘旁側關聯’四大路徑,打造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園區負責人介紹,在“交叉賦能”方面,園區聚焦國家重點實驗室牽引、校院企地合作和鏈主企業引領,推動從“0到1”原創性突破,以“項目制”思維推動電子科技大學邊緣智能聯合實驗室項目落地,加快打造智能協同計算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白鷺灣基地。
在“孵小服新”方面,園區搭建“智匯錦江”供需要素對接平臺,構建“核心技術—平臺支撐—場景應用”多梯度產業體系,以“一樓中試、二樓孵化”模式引導中試平臺、創新中心與專業孵化器對接。推動開源鴻蒙創新中心、前沿腦健康智能創新中心等項目落地,構建全鏈條技術轉移體系和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打造“AI+”創新應用場景。
鴻蒙生態(成都)創新中心
“垂類賽道”方面,園區構建科創“上云”、成果“落地”的線上+線下對接孵化服務網絡,聚焦智能網聯、開源鴻蒙、腦機接口等方向,推動園區細分賽道領域產業和企業集聚,實現從“1到N”的規模化增長,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和標識度的產品和應用場景。
在“旁側關聯”方面,園區按照“一產業一隊伍”引育一批專業性技術經理人,強化國資“耐心資本”屬性發揮科技金融賦能作用,建立集資源掃描、智能匹配、AI助理等多功能為一體的“錦江科才云線上服務平臺”,實現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全生命周期管理。
政策+資本+場景“組合拳”
精準扶持中小企業成長
政策是產業發展的“助推器”。近年來,錦江經開區修訂完善《成都市錦江區關于推動“1+3+3”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出臺關于支持開源鴻蒙產業生態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和實施細則,為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我們突出‘管招商必管服務’,強化政策系統集成、協同聯動,打通政務服務、資金需求、人才支撐、場景供給等全周期服務環節。”相關負責人介紹,園區配套了一系列精準扶持政策,例如針對開源鴻蒙生態設立規模10億元的開源生態產業基金,并開放1億元場景訂單,有力促進了開源企業的引育和商業化產品孵化。
我們計劃出臺一套未來產業政策,強化政策引領效應。面向“4+6+X”未來產業賽道,出臺《成都市錦江區關于支持未來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圍繞產業鏈成果研發、成果轉化、市場推廣、人才引育等關鍵核心環節,給予政策支持。
“我們按照‘成熟一支、組建一支’的原則,圍繞未來產業重點領域構建多層次投融資體系,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資金支持。”錦江經開區工作人員表示,園區通過股權投資、風險補償、貸款貼息等多種方式,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為科技型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
成都米卡視效科技有限公司是園區服務企業的一個生動案例。該公司近期搬到了新華之星AI大廈,成為成都前沿類腦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的“新鄰居”。米卡視效并不是“只身前來”,而是帶著上下游產業伙伴“組團而來”,與成都鴻洲影視、中連錦藝影視攜手,構建影視科技生態中心。“選中錦江經開區落戶,既是看中這里位于金融東片區的優良區位環境,更是看中園區企業服務和產業發展的優勢。”公司總經理助理全家林表示。
“未來,錦江經開區將繼續聚焦開源鴻蒙、腦機接口、智能網聯等細分領域,構建‘領軍企業+配套企業+創新平臺’的產業生態系統,著力營造未來產業的創新培育生態體系,為加快形成帶動西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提供有力支撐。”園區負責人表示。
(圖由受訪者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