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邊境沖突急劇升級,導彈互射、無人機交鋒、戰機被擊落,雙方死亡人數已超40人,核戰爭的陰影再次籠罩南亞。
就在全球擔憂局勢失控時,美國高層卻上演了一出“精分大戲”。
美國總統特朗普(5月7日):“印巴沖突太可怕了!我和兩邊關系都很好,我愿意幫忙調解!”
副總統萬斯(5月8日):“印巴戰爭?不關美國的事!”
同一個政府,兩種截然相反的表態。
是特朗普和萬斯真的“內訌”了?還是兩人在唱紅白臉,一個扮“熱心大哥”,一個演“冷酷現實派”?
事實上,特朗普的“調解人”人設,早已不是第一次出現。
俄烏沖突,他吹噓“24小時停火”,結果打了兩年多,最終甩鍋“我開玩笑的”。
加沙戰爭,他聲稱“我能搞定”,結果巴以越打越兇,美國斡旋徹底失敗。
現在印巴問題,他又跳出來,高喊“我來幫忙!”
不過,問題來了,他真能調解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克什米爾爭端持續70多年,聯合國都搞不定,特朗普憑什么?他在任時曾短暫介入印巴沖突,結果只是讓雙方暫時停火,根本問題絲毫未解。
相比特朗普的“熱情”,萬斯的表態堪稱冷酷:“印巴沖突不關美國的事,我們不會卷入。”
這話聽起來很“務實”,但細思極恐。
美國真的能不管嗎?
印度是美國“印太戰略”的核心盟友,軍火大買家,特朗普政府剛批準了百億美元軍售。巴基斯坦雖被冷落,但仍是核國家,且控制著阿富汗局勢的關鍵通道。
如果印巴真的爆發核戰,全球經濟、能源市場、地區安全都將崩潰,美國能獨善其身?
可萬斯為什么敢這么說?可能有三個原因。
第一,特朗普需要“惡人”。萬斯的角色就是“唱黑臉”,讓特朗普既能展示“調解意愿”,又不用真的投入資源。
第二,共和黨內部壓力。保守派選民厭倦了“世界警察”角色,萬斯的話是說給他們聽的。
第三,這是一種戰略試探。美國在俄烏、加沙已深陷泥潭,不想再被印巴拖下水。
所以說,萬斯不是“說錯話”,而是在執行“戰略性甩鍋”——既不給印度承諾,也不刺激巴基斯坦,讓兩國自己消耗。
不過,特朗普和萬斯的“矛盾表態”,很可能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雙簧戲。
首先由特朗普唱紅臉,展示“美國領導力”,討好印度,安撫國際社會。萬一局勢緩和,可以吹噓“是我的功勞”。
再由萬斯唱白臉,告訴國內選民:“美國不摻和外國爛攤子。”從而避免承諾任何實質性援助,防止被印巴“綁架”。
事實上,這種套路,美國玩過不止一次。
比如在加沙,布林肯四處“調停”,但美軍繼續給以色列送炸彈。
現在,輪到印巴了。
總而言之,特朗普和萬斯的“矛盾表態”,恰巧暴露了美國外交的虛偽與投機。
既想扮演“世界領袖”(特朗普的調解口號),又不想承擔責任(萬斯的甩鍋論)。
既想拉攏印度(對抗他國),又怕激怒巴基斯坦(核武器風險)。
這種“戰略模糊”,短期看是“精明算計”,長期看卻是玩火自焚。
當大國不再負責,小國只能自求多福,而戰爭的風險,將由全世界承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