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了請求和中國對話,又上演了熟悉的“堵門”戰術,但中方把丑話說在了前頭。
這幾天,在中美問題上,美國的態度來了個180度大轉彎。
之前,一直嚷嚷著要中國派代表去華盛頓跟美國談判的特朗普政府,忽然放出風聲,說在中方訪問瑞士期間,美國財長貝森特會親自跑一趟歐洲,跟中方就關稅問題進行對話。
貝森特還罕見地表示,中美之間只有先“緩和氣氛”,然后才能推動真正的貿易談判。
值得一提的是,消息傳出后,福克斯新聞非常“不上道”,連連追著貝森特提問,說中美之間究竟是誰打了第一通“求接觸”的電話。
貝森特支支吾吾半天,最后憋出來一句“沒有誰先打電話”,算是變相承認了這次是美國主動上門要求和中方溝通。
中方隨后的表態也證明了這點。
根據商務部的最新回應,中方之所以同意接觸,是因為美方多次“主動傳遞信息”。
不過,其實觀察細節,就能發現,中方這個表態,其實還是給美國留面子了。
因為美國這次,壓根就是瞅著中法開會、中方訪問瑞士的機會,專門跑去歐洲“堵人”的。
繞路歐洲堵中國的代表團,算是美國的“傳統技能”了。
拜登政府時期就干過一次。當時,因為美方瘋狂炒作“流浪氣球”事件,中方被惹毛了,原定的布林肯訪華的行程被一推再推。
布林肯沒有辦法,最后跟歐洲求了個情,繞道慕尼黑,這才重新跟中方高級官員見了面。
特朗普號稱自己比拜登“強硬”,但其實也就是嘴硬一些,就實際表現來說,其實也是半斤八兩。
4月的時候,貝森特就吹過風,說世界銀行春季例會期間,自己可能會跟來開會的中方代表碰面,但中方對他理都不理。
如今,估計是因為有歐洲這個中間人“勸和”,中方才給了各方一個面子,同意跟美國接觸。
不過,中方點頭同意跟貝森特坐到一張桌子上,不代表中美貿易戰就要停止了。
商務部把話說得很明確,那就是“聽其言觀其行”,如果美方繼續“說一套做一套”,一邊要求接觸,一邊繼續搞“脅迫訛詐”,那么再怎么接觸,雙方也是談不攏的。
這就是把丑話說在前頭。
中方太明白特朗普和他的團隊是一群什么人了,也清楚僅僅一輪的短暫接觸肯定解決不了中美之間的問題。
甚至,我們不能排除接觸之后,特朗普繼續借題發揮、胡說八道的可能性。
但即使如此,中方依然選擇接觸,就是要回應各方期待,也是要讓全世界看明白,貿易戰不是我們挑起來的,更不是我們執意要打的,有什么不滿,記得找特朗普,別把黑鍋扣在中國頭上。
而且,中方這次和美方接觸,估計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要進一步明確中美之間貿易戰的“紅線”在哪里。
最近,特朗普明顯有點狗急跳墻,把歪腦筋打到了中國內政上,讓美國眾議院連續通過了兩部涉臺惡法。
中國也是時候給美國立立規矩,告訴特朗普究竟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總之,中美之間的關稅博弈,遠遠沒到畫句號的時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