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螺旋實驗室,作者丨鐵手,編輯丨堅果
沉寂已久的外賣江湖,在這個初夏,又再次陷入了火熱的戰局之中。
繼京東美團就“二選一”、商家傭金、騎手福利等問題大打口水仗后,京東還宣布與動畫IP豬豬俠聯動,劉強東本人也親身上陣送外賣,將這場外賣大戰再一次送上熱搜。
一向波瀾不驚的餓了么,也再也無法穩坐釣魚臺,啟動了“餓補超百億”外賣補貼計劃,并表示不打競爭口水仗,“只發真福利”。
此外,阿里還宣布即時零售業務“小時達”正式升級為“淘寶閃購”,消費者在淘寶APP內即可進入“閃購”頁面,鏈接到餓了么的配送服務。
不僅如此,淘寶閃購還發放了一億張奶茶免單卡,僅6天時間,餓了么來自淘寶閃購的單日外賣訂單量已經超過1000萬單。
幾大互聯網平臺短兵相接,消費者們喜聞樂見地圍觀這場“神仙打架”,畢竟如今個位數價格的咖啡奶茶已經不多見,這波羊毛“不薅白不薅”。
不過,外賣大戰的高歌猛進,也讓本來已經快擺脫價格戰的咖啡奶茶品牌再次內卷起來。
對于加盟商家而言,咖啡奶茶的“二次戰爭”卻未必一定是好事,畢竟他們好不容易才適應了當前的價格體系,而這場外賣大戰可能會再次打破這種平衡,這波外賣補貼紅利也并非每個商家都能順利承接。
外賣三國殺,補貼風暴眼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咖啡奶茶品牌都“忙瘋了”。數據顯示,茶百道五一期間全國多家門店銷量增幅超1700%;奈雪的茶部分門店訂單量環比節前激增超300%。
美團、京東、餓了么三方的外賣大戰,給各大咖啡奶茶品牌帶來了潑天的流量。根據餓了么數據,在淘寶閃購上線24小時內,庫迪咖啡的訂單增長近10倍,奈雪的茶餓了么訂單量同比增長2倍。
還有用戶曬出了京東平臺上的外賣訂單,在疊加優惠券及店鋪活動后,只要一分錢就能拿下庫迪的生椰拿鐵。
如此強大的補貼力度,還要追溯到2015年時的“千團大戰”,彼時消費者可以買到1分錢披薩、1分錢漢堡套餐……但如今已是上古傳說了。
即便是在前兩年非常火熱的咖啡奶茶價格戰中,“8.8元”基本上已經是咖啡奶茶品牌能做到的極限,再便宜的話,加盟門店估計就得虧得不成樣子。
說到底,還是資本平臺的“鈔能力”好使,難怪消費者對于這場外賣大戰拍手稱好,甚至表示還可以多打一會兒,羊毛還沒薅夠。
不過,跟上一輪“千團大戰”不同,這一波外賣補貼,大多都集中在了咖啡奶茶賽道,以京東為例,其爆單榜幾乎一直都穩定被庫迪、古茗、霸王茶姬等品牌占據。
咖啡奶茶成為外賣大戰的“補貼風暴眼”,淘寶閃購選擇發動“奶茶攻勢”來撬動消費者,京東品質外賣也選擇以咖啡奶茶作為切入外賣大戰的入口,這并非是偶然。
相比其他餐飲品類,咖啡奶茶具有客單價低、復購率高、覆蓋場景廣泛等屬性,這使得消費者的決策成本較低,從而能更直接地刺激銷量。
除此之外,近年新茶飲和咖啡賽道迎來了快速發展,諸如瑞幸、庫迪、奈雪的茶等品牌已在多個城市擴張開來。
像京東這樣的新玩家選擇從咖啡奶茶賽道切入,既規避了中小商戶資源短板,又能借助連鎖品牌的規模優勢快速引流,以更低的補貼成本帶來市場份額的增長。
當然,咖啡奶茶賽道多品牌、多品類的優勢,能承接不同消費能力消費者,以及不同補貼力度商家的需求,平臺也得以更靈活調整補貼策略和商品結構。
平臺愿意“補貼”,品牌愿意“接單”,成就了近一個月咖啡奶茶賽道的火爆。根據茶咖觀察報道,以京東為例,其百億補貼是由商家根據自身經營規劃自主選擇參與,補貼分攤比例由雙方共同協商,但京東表示,商家分攤比例會保持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不過,目前誰也說不準這場補貼大戰將會持續到什么時候,最終是否所有商家都能接住這場流量紅利,恐怕還是未知數。
咖啡奶茶被迫開戰
在咖啡奶茶賽道,“價格戰”成為了近年行業繞不開的話題。瑞幸與庫迪從9.9元打到了8.8元,沒想到蜜雪冰城旗下的幸運咖直接將價格打到5.9元。
就連一度走高端路線的奈雪與喜茶,過去兩年也相繼降價,將主流產品線壓至20元以下;一向高冷的星巴克也在2023年推出了“15元早餐組合”,被業內解讀為變相降價。
紅餐大數據顯示,從2020年到2023年,新茶飲品牌10元以下消費占比從7.1%上升至29.6%;20元以上占比則從32.7%下降至3.6%。
經濟疲軟,消費降級等因素,推動消費者對高端茶飲品牌“祛魅”,導致茶飲咖啡的客單價降至10~15元區間,為了搶占這一價格帶的市場,咖啡奶茶不得不打起了價格戰。
但隨著價格戰不斷加劇,不少品牌還沒嘗到增收的“甜”,倒是先嘗到了虧損的“苦”。以瑞幸為例,經過2023年一年的價格戰后,其在2024年第一季度錄得凈虧損8230萬元,結束了此前連續6個季度的盈利記錄。
在這之后,瑞幸開始逐步退出價格戰,包括取消全場通兌的“9.9優惠券”已經消失,僅留下10個品類(包括非咖啡類)參與9.9元優惠。
被拖入價格戰的星巴克,也明確表示對卷入價格戰不感興趣,目標是成為中國高端咖啡市場的首選品牌。根據《國際金融報》報道,星巴克中國區的客單價已連續8個季度同比下滑,但交易量呈先增后降的趨勢,這意味著其降價也不能大幅刺激消費了。
因此,在此次外賣大戰中,瑞幸表現得相對低調,其僅在京東外賣上保留了部分9.9元產品,而并非像庫迪一樣將價格打至5元左右的新低。
星巴克雖然積極參與了外賣大戰,但大幅度降價顯然并非其主要目標,其更希望通過外賣服務加速滲透下沉市場,挖掘新的增量空間
目前,星巴克中國已宣布專星送服務正式入駐京東外賣平臺,借助京東的渠道與物流,星巴克可更精準觸達下沉市場用戶,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同時緩解門店擴張過程中邊際效益遞減的壓力。
不過,跟瑞幸和星巴克相比,心甘情愿被“薅羊毛”的商家也不少,希望借助外賣大戰爭取新的流量。
以庫迪為例,其在近日召開的聯營商會議上宣布,將給予自5月6日至6月30日新開門店“高房租、低杯量”兩項新的補貼政策,覆蓋了高房租的高線城市,以及仍需培養市場的低線城市,以進一步降低聯營商開店門檻。
目前來看,這兩項新政策或許跟庫迪參與外賣大戰也有一定關系,綜合網上報道來看,低價補貼并非一面倒為庫迪加盟商帶來了流量,有的門店反而是“賠本賺吆喝”。
有庫迪加盟商表示,京東補貼并非所有門店都能獲得,對于多店加盟商來說,其拿到的補貼較多,旗下也有更多網點可以進行訂單調度,一杯5.9元的生椰拿鐵,多店加盟商大概能拿到10元。
但對于單店加盟商來說,門店不僅難以應付線上爆單,其線下的自提訂單也變少了。不過,無論平臺補貼多少,終究是不用抽傭金的線下訂單利潤更高。
三方盈利才是正循環
外賣大戰仍在持續,但這場咖啡奶茶的“二次戰爭”,卻似乎逐漸偏離了初衷。
隨著京東、淘寶閃購等平臺持續加碼補貼,一些“羊毛社群”開始教用戶如何0元擼咖啡;部分商家為套取平臺補貼,還做起了刷單套利的灰色產業。
由此可見,隨著外賣大戰繼續開打,平臺和商家必然需要面對“補貼不可持續”的問題。
無論是對平臺,還是商家而言,其要實現自身價值,并不只是體現在規模擴張之上,而是在運營過程中,能夠讓平臺、商家、消費者三方都能持續獲利。
京東此次入局外賣市場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關注,其中一個原因正是其將騎手的福利待遇問題擺到了臺面,打破以往外賣平臺通過規模優勢單邊獲利的現象。
假如外賣補貼是建立在壓榨騎手降低配送費,平臺掏投資者錢包所帶來的讓利,又或者是商家虧錢買流量的背景下,三方中有一方的利益無法得到保障,外賣補貼的模式就將難以持續。
與之相反,只有當消費者享受到便利、商家獲得額外的訂單收入、騎手得到收入保障,同時平臺也通過這些因素獲得流量加持時,外賣業務才能實現良性循環。
以瑞幸為例,雖然其去年撤出了價格戰,但今年一季度凈收入為88.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1.2%;月均交易客戶數達7427萬,同比增長24%。由此可見,不打價格戰的瑞幸,其品牌心智反而在穩定提升。
當然,對于咖啡奶茶品牌來說,外賣補貼能帶來“限時”流量,通過短期營銷也能趁機提升品牌曝光。但長期來看,“庫迪們”能否在外賣大戰接住并轉化更多流量,目前則猶未可知。
可以肯定的是,無論對平臺還是商家而言,一時的低價狂歡只是“虛假繁榮”,盈利現實才是平臺們要面對的“生存之戰”。互聯網平臺有實力“長跑”,品牌商家應不應該長期跟隨,則還需要三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