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基斯坦方面宣布在短短兩天內擊落77架印度無人機,引發南亞局勢驟然緊張。據巴安全部門消息,5月8日當天巴軍方就攔截并摧毀了29架侵入的印度無人機,第二天又擊落了48架,使總數達到77架。巴方稱這些擊落的無人機大多為以色列制造的“蒼鷺”(Harop)攻擊型自殺無人機,墜毀地點主要分布在旁遮普省和信德省的各大城鎮,包括首都拉瓦爾品第、拉合爾以及商業重鎮卡拉奇等地。
報道還顯示,無人機碎片墜落造成了人員傷亡:巴方消息稱,信德省和旁遮普省各有至少兩名平民被墜落的無人機殘骸擊中喪生,拉合爾附近一處軍用設施也因無人機被擊落而發生爆炸,導致包括士兵在內的多人受傷。針對這些襲擊,有關部門強調這是敵對行為造成的后果,目前受損設施正在修復,傷者得到妥善救治。盡管爆炸聲和失事現場令人震驚,但巴基斯坦軍方表示,處置過程井然有序,沒有造成大規模恐慌。
為應對印度無人機威脅,巴基斯坦動用了多種防空裝備和技術手段。軍方發言人強調,不論目標多小,其雷達系統都能實時監控并追蹤侵入的無人機。據公開報道,巴方攔截無人機時采用了“軟殺傷+硬殺傷”相結合的策略:一方面使用電子干擾器阻斷或擾亂無人機的導航與通訊信號,使其迫降;另一方面則準備了高射機炮和導彈等武器,待無人機降低高度后將其摧毀。
有分析指出,這些被擊落的“蒼鷺”無人機具有滯空巡航能力,一旦發現目標便進行自毀式攻擊。巴方官員透露,這些無人機配備了先進的電子支援系統(ESM),可被動截獲地面防空雷達發出的信號并反向定位目標,因而巴軍隊決定避免使用遠程導彈誤傷民航,轉而等無人機靠近后用機炮和近距火力將其擊落。可以說,巴基斯坦在防空體系上采取了謹慎而靈活的手法,對民航安全也做出了預判部署。
印度方面則表示,此次無人機行動屬于對先前巴基斯坦導彈和無人機襲擊的防御性反擊。印方政府發布聲明稱,上周巴基斯坦在印控克什米爾及印度北部邊境地區發射了多輪導彈和無人機,作為回應,印度空軍派出無人機進入巴境,對巴防空雷達系統等目標實施精確打擊。巴基斯坦國防部長阿西夫在議會發言中指出,印度無人機的真正目的就是偵測巴方防空武器陣地的位置。雙方還相互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印度稱巴方無人機和導彈襲擊了其旁遮普邦多地,巴方則否認印方指責,并稱所有行動都是針對軍事目標的反制措施。目前印度官方尚未對被擊落無人機的數量作出詳細說明,而巴方則堅稱這些行動均是對“印方侵略”的正當回應。
印巴沖突由來已久。1947年分治后,兩國圍繞克什米爾爆發了數次大規模戰爭,1965年和1971年的沖突甚至波及整個邊境地區。1999年克什米爾山區的“卡吉爾戰爭”是兩國首次正式進入核時代后的正面對抗。近年來,雙方雖多次發生邊境炮戰和空中交火,但印軍直接跨境打擊巴國本土城市在歷史上極為罕見。2019年普瓦爾馬恐襲后,印度軍隊曾對巴基斯坦境內的可疑恐怖分子基地實施空襲,巴方派出戰機還擊并擊落了一架印度戰機。此次無人機沖突前,印巴主要是在停火線和克什米爾地區進行對峙,近年來印度也引進了以色列制造的哈洛普等攻擊無人機來打擊對方高價值目標,而巴基斯坦不斷加強針對無人機入侵的防御準備。可以說,本輪空中交鋒是兩國技術對抗在新形勢下的一次集中爆發。
這場“無人機戰”不僅令印巴邊境局勢驟然升溫,也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美國、俄羅斯、中國等大國紛紛敦促雙方保持克制,通過對話渠道解決分歧。南亞地區民眾聞訊感到不安,一些城市出現居民囤積生活必需品的搶購潮。金融市場亦對此高度敏感,相關股票和貨幣曾出現劇烈波動。分析人士指出,兩國同為核武器國家,目前任何武力對峙都有可能升級為災難性沖突,對地區甚至全球安全都是嚴重隱患。因此,國際社會普遍擔憂此次空中對抗可能產生的連鎖反應。
目前,印度和巴基斯坦均已進入高度戒備狀態,但雙方都宣稱不愿意升級到全面戰爭。觀察家認為,下一步局勢走向的關鍵在于是否能夠通過外交渠道緩和敵意,而不是陷入持續的軍事報復循環。如果緊張態勢得不到有效化解,這種“空中暗戰”恐怕還會繼續,每一次擦槍走火都可能使該區域的和平前景更加黯淡。
各方專家紛紛呼吁,印巴兩國應在國際社會斡旋下盡快重啟對話,避免任何誤判導致嚴重后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