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軍方于2025年5月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稱印度發起的代號為“朱砂行動”的軍事打擊已造成巴方33人死亡、62人受傷,但巴方士兵和戰機未受損失。印度指控巴基斯坦在8日至9日期間派出300-400架無人機對36處目標發動攻擊,而巴方則宣稱擊落77架印度無人機(截至9日累計數據),其中48架為9日當天擊落。
印度國防部證實,“朱砂行動”旨在打擊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恐怖分子基礎設施”,包括使用導彈和無人機;巴方則稱其防空系統成功攔截多輪襲擊,并摧毀印方軍事指揮部。
沖突背景與升級軌跡導火索事件:2025年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的帕哈爾格姆鎮發生針對游客的槍擊事件,造成26人死亡,印度認定巴方支持恐怖組織策劃此事,但巴方否認。
印度暫停《印度河用水條約》,關閉邊境口岸,驅逐巴方外交人員,并對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發動多輪空襲,巴基斯坦關閉印度航班領空、暫停雙邊貿易,并在克什米爾實控線附近加強軍事部署。
中國駐印度和巴基斯坦大使館緊急發布安全提醒,呼吁在印巴中國公民加強防范,并公布領保電話。中國外交部此前表示,反對任何形式的恐怖主義,呼吁雙方保持克制,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強調“世界承受不起印巴軍事對抗”,呼吁雙方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爭端。俄羅斯、美國、法國等均表達擔憂,敦促避免局勢升級。
此次沖突中,無人機成為主要攻擊手段。巴方稱印度使用自殺式無人機襲擊城市與軍事目標,而印方則指責巴方大規模使用無人機滲透。專家分析,若雙方持續依賴無人機戰術,可能引發“低強度持久戰”。
印巴均為擁核國家,且克什米爾問題涉及領土主權核心利益。國際危機研究組織警告,任何誤判或軍事冒險行為均可能觸發災難性后果,印度暫停《印度河用水條約》直接威脅巴基斯坦80%的農業灌溉和30%的電力供應,可能引發饑荒與能源短缺,加劇人道主義災難。
專家認為,雙方可能在克什米爾實控線附近維持“低烈度交火”,但全面戰爭風險較低。印度或通過外交渠道尋求國際支持,巴基斯坦則可能強化與盟友(如中國、土耳其)的合作。
此次沖突凸顯印巴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結構性矛盾與軍事對抗的螺旋升級風險。盡管國際社會普遍呼吁克制,但雙方短期內難以化解敵意。中國作為鄰國和地區重要力量,需持續關注局勢演變,并通過多邊機制推動對話,防止人道與安全危機外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