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高峰為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86米,截止2020年,登頂次數高達7464次,而玉龍雪山海拔僅有5596米,雖然比珠峰低了3252.86米,但至今卻無人登頂。
要知道,專業人士攀登一座6000米還不到的山峰,難度真的不高,可為什么玉龍雪山這么特殊?難道作為納西族神山的玉龍雪山,真的有魔力?
為什么每年有這么多人要去攀登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被稱為世界屋脊,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高海拔、低氧、極寒的自然環境,珠穆朗瑪峰地勢陡峭,險象環生,各種冰縫暗藏危機,可即便這么危險,登頂珠峰仍然是很多人的最終向往。
1953年5月29日,探險愛好者埃德蒙·希拉里,成功征服了珠峰,他是全球第一人,據他描述,在登頂后,除了天空,周圍一無所有!
所以很多登山愛好者,也把登頂珠峰視為最終目標,征服珠峰,就意味著征服了“全世界”,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大量企業家在實現財富自由后,也開始紛紛加入攀登珠峰的行列,2003年5月,萬科王石成功登頂,挑戰成功,他曾說過攀登珠峰是他對生命的追求。
當然,也有部分人為了挑戰身體的極限,不斷攀登珠峰,也就是說,他們想知道人類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體能的上限到底在哪里。
此外,在登頂珠峰的人群中,也有一部分是專門來做實驗的,他們給登山者提供新型裝備,測試在自然低氧極寒情況下的真實數據,總之,作為世界第一山的珠峰,一直被人類視為最終挑戰,雖然目的各有不同,但目標卻出奇的一致。
為什么比珠峰矮3252.86米的玉龍雪山,至今無人登頂?
玉龍雪山形成于第三紀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末期到第四紀初期,它位于云南省麗江市,主峰海拔5596米,其他超過5000米的山峰有13座。
玉龍雪山的雪線海拔在4800~5000米左右,19條冰川覆蓋總面積高達11.61平方公里,又因為這19條冰川宛如游龍一般盤繞在雪山之上,所以被稱為玉龍雪山。
玉龍雪山整體層巒疊嶂,再加上冰川的點綴,風景十分美麗,這里是野生動物的天堂,例如金錢豹等等,珍稀瀕危保護物種就高達96種。
可為什么主峰海拔只有5596米的玉龍雪山,至今無人登頂呢?
玉龍雪山的地質主要構造為石灰巖,內部大多為碎屑結構和晶粒結構,導致石灰巖整體非常容易被溶蝕,穩定性較差,隨時有碎屑滑落和坍塌的危險。
而且在攀登時,巖石的受力情況會受到人體攀登角度的影響,玉龍雪山溝壑縱深,切割面十分陡峭,接近90°的比比皆是,攀登者的雙腳找不到發力點,雙手很難發力,而且攀登角度接近垂直,對山體巖石所施加的力也非常大,導致本就穩定性差的石灰巖,更加容易崩裂坍塌。
此外,大氣中的水分在低溫下會發生凝結,與灰塵顆粒結合后產生冰晶,接著就會出現大霧,玉龍雪山被大霧環繞,攀登者的能見度較低,非常容易迷失方向,在走錯路的情況下,又因為物資有限,搜救難度大,導致迷路的攀登者死亡風險非常大。
除了大霧之外,玉龍雪山的氣流同樣不穩定,登山時遇到詭異莫測的強氣流,同樣是致命傷害,即便有專業人士分析氣流的穩定期和氣流走向,但絕大多數情況下仍然會出現突發氣流,所以玉龍雪山難以規劃出一條合適的攀登路線,整體攀登難度非常大,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信仰”。
玉龍雪山是云南納西族心中的神山,在當地納西語中,玉龍雪山被叫做“伯使吉霧魯”,用漢語直譯為“白沙的云銀石”,當地有兩則民間傳說故事,其中一則故事跟魔頭相關,傳聞玉龍跟哈巴是一對孿生兄弟,在與魔頭大戰的過程中,弟弟哈巴不幸身亡后變成了哈巴雪山,而哥哥玉龍為了防止惡魔再次來襲,日夜高舉13把寶劍,后來逐漸變成了13座雪山,而且玉龍汗水化成黑水與白水,足以說明玉龍雪山在納西族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承載著他們的信仰。
假設玉龍雪山難度不大,世界各地的攀登者都來攀登,可想而知會遇到什么問題?
最直接的當屬“踐踏信仰”,再來說回珠穆朗瑪峰,正是由于環境太惡劣,攀登者都需要借助器械設備,以及大量生活用品,例如氧氣瓶、帳篷、睡袋等。
在攀登過程中,為了減輕負重,攀登者會丟掉大量東西,例如繩索睡袋等,這就導致如今的珠峰垃圾成堆,不僅如此,攀登者的食物罐頭、排泄物等,都會留在珠峰上,甚至很多尸體都長眠于此,在寒冷的環境中,沒吃完的食物、人類排泄物暫時不會被微生物分解,但是并不代表這些東西里面的微生物會徹底死亡,其中部分微生物只是休眠,等溫度適宜后再次復蘇。
隨著人類遺留在珠峰上的垃圾越來越多,以及全球氣候變暖,珠峰冰川融化,這些垃圾會隨著水流一起從山峰上沖到下游,細菌微生物隱藏在淡水中,當地人不小心喝進肚子里就有可能生病。
雖然如今尼泊爾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問題,可仍然治標不治本,回過頭來,如果玉龍雪山攀登商業化,玉龍雪山保護區跟周邊4個鄉12個村,包含納西、漢、藏、彝、傈僳、白、普米等7個民族10000余人都有可能受到波及,這座神圣的雪山將受到物質與精神層面的雙重沖擊。
玉龍雪山本身難度就很高,攀登不容易,再加上波譎云詭的天氣,讓攀登者望而生畏,此外玉龍雪山又是當地神山,在信仰層面上也不允許隨意“踐踏破壞”,所以比珠峰矮3252.86米的玉龍雪山,至今無人登頂。
玉龍雪山的危機
隨著全球變暖趨勢愈演愈烈,玉龍雪山同樣深受其害,從1957年~1999年,玉龍雪山的冰川數量減少了4條,總面積降低3.11平方公里。
2002年,玉龍雪山白水1號冰川的厚度正在逐步減小,從1982年的數據來看,2002年白水1號冰川的冰舌倒退距離更是超過了250米,并且在2004年因為冰體凍結能力降低,冰緣帶巖體穩定性下降,還誘發了漾弓江5號冰川的崩塌。
2004年~2009年,冰川末端海拔高度從4255米上升到了4320米,冰川數量也減少到了13條,冰川總面積更是大幅度縮水。
除了冰川危機之外,玉龍雪山早期因為過度砍伐、過度放牧等人為活動,導致動植物棲息地面積減少,物種豐富度降低,例如云南榧樹、長苞冷杉、瀾滄黃杉、麗江鐵杉等樹木愈加稀少,龍膽花、蘭花、綠絨蒿等更是瀕臨滅絕,還有大量野生動物遭到非法捕獵。
為了挽救玉龍雪山,有關部門嚴格限制游客人數,定期維護景區設施,嚴防非法捕獵人員,建立冰川觀測站,實時監測冰川、環境、氣溫等信息,努力尋找減緩雪山冰川融化的辦法,積極修建冷湖工程,通過人工降雪來增加玉龍雪山的積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