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戰爭期間,我軍曾經對國軍進行過多次圍殲戰,但是在很多時候卻不能抓住國民黨高級將領,這究竟是什么原因?為什么國軍將領總是能找到合適的機場起飛和降落?要知道飛機場不比其他,即使是簡易的野戰機場也需要平滑的跑道。國軍將領之所以能夠輕松逃脫,不在于快速修機場的能力(國軍沒這個能力),主要是因為他們有一款秘密武器,美國人援助的L5聯絡機。
?L5聯絡機
國軍手里的L5聯絡機雖然不能用于作戰,但是它獨特的性能讓高級軍官逃跑變成了一件很輕松的事情。L5的起飛距離只有60米,而降落距離只有20米,基本上找一塊平地就能起飛和降落,適用性非常廣泛。在雙堆集戰役中,遭圍困的國軍修了個簡易土機場,胡璉就乘坐著這款飛機飛進了戰場。
我軍在雙堆集發動總攻之后,國軍的土機場很快被我軍的炮火覆蓋,飛機已經沒辦法用了。被圍困的國軍只剩三輛坦克還能動彈。于是胡璉、吳紹周、黃維格子乘坐一輛坦克突圍。吳紹周的坦克走在最后面,因為渡橋被前兩輛坦克壓壞而無法通行,他只能下車等待被俘。黃維德坦克因為拋錨只能下車步行,也被俘虜。最后只有胡璉的坦克成功逃脫了。
L5飛機除了被國民黨軍用來運送高軍官外還可以擔任炮兵的觀察機,飛行員可以觀測炮彈的落點,幫炮兵矯正彈道。即使飛機上的電臺故障了,飛行員可以給炮兵空投一個裝有紙條的紅色傳令桶,炮兵閱讀紙條上的信息就能繼續矯正彈道。在解放戰爭時期L5最常用來被蔣介石空投手諭,所以L5也算是我軍的功臣機了。
?在被圍困中國軍高官瘋狂搶奪飛機
在淮海戰役期間,國軍在陳官莊的土機場遭遇炮擊后難以起降運輸機,但是L5聯絡機還能在夜間起飛,杜聿明還是有機會乘坐飛機飛出戰場的。蔣介石一開始裝作很關心他的樣子,發電報說杜聿明的身體不好,要派飛機接他回去養病。但是之后飛機沒有來,只來了一道命令,命他帶兵突圍,做最后一搏。
在國軍突圍的前一夜,蔣介石命令飛行員彭拔臣在夜間駕駛飛機到陳官莊,給杜聿明遞交突圍的書面命令,并接走在70軍的老部下高吉人,這也是陳官莊機場的最后一班飛機。但是在高吉人準備登機的時候,發現留給自己的副座被徐州剿總的主任郭一予霸占了,兩人發生爭執,眼看越來越多的高官想要搭乘這班末班車,郭一予只能坐在駕駛員的位置上,讓彭拔臣坐在自己大腿上起飛。
彭拔臣眼看再不起飛就走不了了,于是緊急啟動引擎準備起飛。這時徐州剿總科長黃紹寬上校突然沖過來要阻止飛機起飛,反而被螺旋槳打斷了一只胳膊,他纏在腰間的一根金條也被打飛了,金條剛好砸在引擎上,導致引擎故障熄火,彭拔臣下機檢查引擎的時候,我軍一發炮彈剛好炸毀了一側機翼,這下誰都跑不了了。
這段經歷是作為國軍飛行員的彭拔臣回憶時說起來的,即使時隔多年他提起來也是破口大罵,認為長官們都是貪生怕死之輩。至于那個本來要走的高吉人也很有意思,他被俘之前換上了小兵的衣服,再加上身上有傷沒有被認出來,這哥們居然在醫院的時候通過下水道越獄了,最后跑到了臺灣。
?解放戰爭中因為我軍沒有空軍,也沒有太多的對空軍的有效干涉手段,才會讓國民黨軍官即使被包圍之后依然能夠來去自如。不過也幸好國民黨軍中沒有太多的L5飛機,否則估計一旦戰局不利他們這些人全都會跑沒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