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最近幾天,印巴沖突的加劇,以及巴基斯坦也宣布由守轉攻,正式啟動軍事行動,以回應印度方面持續不斷的挑釁行為,并將針對印度境內多個目標展開,打擊范圍覆蓋印度全國多個區域。萬國軍的印度目前壓力山大,其中防空網絡一直滿負荷運轉,一系列導彈系統被啟動,以應對來自巴基斯坦的多波次彈道導彈和無人機襲擊。
根據開源圖像和社交媒體報道,印度軍隊部署了尖端武器系統和老式武器系統,以擊退來襲威脅。網上流傳的照片和視頻顯示了各種攔截導彈的殘骸,其中包括據信是9M96E、巴拉克-8以及較老式的S-125系統的殘骸。
還發現了似乎是經過翻新的R-73E空對空導彈的碎片,很可能是從印度空軍的“薩瑪爾-1”地對空導彈平臺發射的。這些發現表明,最近幾天印度的作戰活動和交戰程度處于較高水平。
印度陸軍和空軍一直采用分層防空策略,將陸基攔截系統與空中戰斗巡邏相結合。戰斗機在維持空中優勢以及應對領空深處的可疑威脅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盡管空戰情況復雜,但據印度國防部門消息人士稱,大多數來襲威脅已被消除。
巴拉克-8和S-400導彈在對抗快速移動的空中目標時都具有高度的機動性和精準度,它們是部署的主要武器系統。與此同時,較老式的S-125發射器的使用反映出對多個區域進行廣泛覆蓋的需求。
雖然印度官員尚未提供攔截率或交戰成功率的官方數據,但視覺證據和國防觀察人士認為,印度防空部隊能夠攔截巴基斯坦最近幾天發動的大部分無人機和導彈襲擊。
印度主要裝備的防空武器系統如下:
遠程防空系統
S-400“凱旋”:從俄羅斯引進,是印度遠程防空的核心力量。其射程可達380千米,能同時跟蹤300個目標,可攔截飛機、導彈和無人機等多種目標,最大速度可達馬赫14,印度已部署3個中隊,另外2個中隊預計2026年交付。
彈道導彈防御(BMD)系統:印度的本土彈道導彈防御項目,為兩層體系。“大地防空”(PAD)導彈負責在50-80千米的高空攔截,“先進防空”(AAD)導彈則在15-30千米高度攔截,旨在攔截5000千米內發射的彈道導彈,目前該系統正逐步部署,估計本次指望不上。
中程防空系統
“阿卡什”(Akash):由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開發的國產中程防空系統,有“阿卡什-1S”和“阿卡什-NG”等型號,射程分別為45千米和80千米,可攔截戰斗機、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印度空軍和陸軍都有裝備。
“巴拉克-8”(Barak-8):印度與以色列聯合研制,射程70-100千米,裝備于印度空軍、陸軍和海軍,能有效應對飛機、直升機和無人機等目標,其EL/M-2084有源相控陣雷達可提供360度覆蓋。
近程防空系統
“斯派德”(Spyder):從以色列引進的近程防空系統,使用“Python-5”和“Derby”導彈,射程可達35千米,具有反應迅速的特點,主要用于保護空軍基地等重要設施。
“快速反應地對空導彈”(QRSAM):印度國產近程防空系統,射程25-30千米,用于快速攔截無人機和低空飛行的飛機,2022年已成功測試并開始裝備部隊。
超近程防空系統
“針-S”(Igla-S):從俄羅斯采購的便攜式防空系統,射程6千米,用于近距離防御低空飛行的飛機和直升機。
“超近程防空系統”(VSHORADS):印度國產便攜式防空系統,在2024-2025年的試驗中展示了對6-8千米范圍內無人機和直升機的“命中即摧毀”能力。
防空火炮系統:如L-70高炮、ZU-23毫米高炮和“石勒喀河”(Schilka)自行高炮系統等,主要用于近距離防空,對付低空飛行目標和無人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