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共云南省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開創云南發展新局面的決定》工作要求,促進產業增值、企業增效、群眾增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立足云南省比較優勢,按照“一產一策”方式,同步實施高原特色農業、中藥材、文旅、養老服務、綠色能源、勞動密集型等6大特色優勢產業技能提升培訓專項行動,構建“一縣一業一培訓”精準賦能體系,旨在為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技能要素支撐,助力培育農業強縣、工業大縣、文旅名縣、口岸強縣,推動興業、富民、強縣一體發展。
聚焦縣域經濟發展
分類實施培訓項目
堅持“產業發展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緊扣縣域經濟產業主攻方向,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利用,開展6大特色優勢產業技能提升培訓專項行動,分別選取部分產業優勢明顯、技能人才需求旺盛的縣(市、區)重點推進。省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按照每個培訓項目重點縣(市、區)200萬元的標準予以保障。
高原特色農業專項。推廣2024年高原特色農業領域技能促增收試點經驗,聚焦花卉、咖啡、蔬菜、水果、堅果、茶葉、牛羊、生豬等優勢產業,全省培訓5萬人次以上,其中補貼培訓3萬人次以上。舉辦高原特色農業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省級高級研修項目8期、培訓400人次。圍繞培育農業強縣,按照一縣一業項目化培訓模式,選取花卉產業集中的晉寧區、姚安縣,咖啡產業突出的隆陽區、思茅區,茶葉產業優勢明顯的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勐海縣、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等20個縣(市、區)重點實施。
中藥材產業專項。針對中藥材產業種植、加工、營銷為一體的一二三產業全鏈條發展面臨的突出短板和關鍵弱項,全省培訓5萬人次以上,其中補貼培訓3萬人次以上。舉辦中藥材產業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省級高級研修項目13期、培訓600人次,力求從根本上提升中藥材加工水平。圍繞“十大云藥”“十大健康資源”中藥材分布,聚焦大品種、大企業、大基地、大市場,選取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的云茯苓、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的滇重樓、彝良縣的天麻等20個縣(市、區)的特色品種重點實施。
文旅產業專項。為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擦亮旅游金字招牌,有力推動“旅居云南”健康有序發展,聚焦“文化+旅游”“鄉村+旅游”“康養+旅游”“生態+旅游”“體育+旅游”業態分布,全省培訓民宿管家、酒店服務、景區管理、文旅創意等技能人才培養5萬人次以上,其中補貼培訓3萬人次以上。圍繞培育文旅名縣,選取麗江古城區、騰沖市、景洪市等20個山水風光優美、文化底蘊深厚、民族風情獨特、文旅資源豐富的縣(市、區)重點實施。
養老服務業專項。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破解養老服務人才短缺難題,推進“旅居云南”建設,全面開展養老護理員、醫療護理員、健康照護師(長期照護師)、老年人能力評估師等養老服務領域技能人才專項培訓5萬人次以上,其中補貼培訓3萬人次以上。圍繞“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醫養結合、康養旅居”等服務模式供給,選取呈貢區、開遠市、大理市等發展基礎較好的20個縣(市、區)重點實施。
綠色能源產業專項。為助力打造綠色制造強省,做優做大資源型產業,聚焦綠色鋁、硅光伏、新能源電池等綠色能源產業領域技能人才需求,結合“綠電+先進制造業”產業布局,從急需緊缺的能源生產、設備制造、運行維護、安全保障、材料制備等涉及職業(工種)入手,全省培訓5萬人次以上,其中補貼培訓3萬人次以上。舉辦綠色能源產業技術技能人才知識更新工程省級高級研修項目6期、培訓300人次。圍繞培育工業大縣,選取安寧市、曲靖經開區、硯山縣等20個綠色能源產業集中度高、重大項目上馬、產業基礎較好的縣(市、區)重點實施。
勞動密集型產業專項。為促進有序承接產業梯度轉移,服務紡織服裝、五金、家具、消費品加工等勞動密集型企業用工需求,全省培訓20萬人次以上,其中補貼培訓3萬人次以上。圍繞推動勞動密集型產業園、沿邊產業園項目建設,選取鎮雄縣、宣威市、廣南縣、瑞麗市、河口瑤族自治縣等10個縣(市、區)重點實施。
堅持促進就業導向
推行項目化培訓模式
聚焦就業需求。依托就業“幸福里”社區、零工市場、“家門口”就業服務站、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四位一體”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摸清企業用工需求、勞動者培訓意愿,形成動態培訓項目。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委托項目、揭榜掛帥方式擇優確定培訓機構,引導群眾根據就業目標選擇培訓項目。
優化培訓模式。推進“崗位需求+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就業服務”項目化培訓模式,構建企業“訂單”、人社部門“派單”、培訓機構“接單”、培訓學員“點單”的工作體系,推行定點、定向、定崗培訓,推動培訓和就業協同聯動。通過“互聯網+培訓”和“以工代訓”等方式,緩解“工學矛盾”。
提高補貼標準。發布《2025年云南省特色優勢產業急需緊缺職業(工種)目錄(第一批)》,涉及100個職業(工種),對納入特色優勢產業急需緊缺職業(工種)目錄的,培訓補貼標準可上浮30%。引導職業培訓和技能評價同步提質擴容,促進人力資源合理配置,服務產業轉型升級。
加強效果評估。以就業轉化率為標準,組織培訓滿意度測評、就業調查,建立培訓就業評價體系,開展培訓效果評估。將培訓促就業成效,作為培訓評價機構評級、項目承接、增加職業(工種)的重要考量因素,著力提升培訓實效。
強化企業主體作用
持續深化產教融合
支持產業鏈鏈主企業、行業龍頭企業牽頭,相關企業、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市場化培訓評價機構等多方參與,打造產業、教學、評價銜接融通的“產教評”技能生態鏈,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圍繞產業鏈搭建人才鏈,推進產教融合發展,著力優化面向產業鏈的技能人才供給。在標準制定上,支持鏈主企業、龍頭企業牽頭成立行業技能標準委員會,參與開發行業培訓標準和考核規范。在培訓實施上,支持技能生態鏈鏈主企業設立職工培訓中心,為本企業、上下游企業和生態鏈內部企業職工開展技能培訓。在載體建設上,支持鏈主企業、龍頭企業申報國家級、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項目。
動員企業發揮主體作用
高原特色農業專項,聯合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為全省鮮切花種苗研發、智慧種植、標準化采后處理、花卉質量標準制定、花卉技術推廣等技能提升培訓提供技術支持,強化全產業鏈技能人才培養,助力打造世界一流鮮切花產業。
中藥材產業專項,聯合云南白藥集團開發培訓課程,開放培訓資源,為全省技能提升培訓提供技術支持。依托云南白藥集團、省中藥產業協會和“一品一鏈”企業,開發“中藥材趁鮮加工”“中藥材GAP管理”“中藥材追溯”等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范,逐步補齊中藥材產業全鏈條培訓評價職業(工種)。
養老服務業專項,聯合泰康之家為全省技能提升培訓提供技術支持,依托泰康之家滇園社區提供獨立生活、協助生活、專業護理、記憶照護四種居住業態,提升養老服務業從業人員技能等級水平,服務“醫養結合+候鳥旅居”模式,吸引國內外老人們來滇旅居或長期養老,切身感受“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
加強收入分配指導
推動體現技能價值
統籌開展特色優勢產業勞動者薪酬專項調查,科學形成分產業、分工種、分等級的勞動力市場指導價位,適時對外發布,引導企業參照價位合理確定工資水平。對高原特色農業、文旅產業,開展技能人才最低工資集體協商試點,推動解決部分行業技能勞動者收入偏低的問題。依托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聯合行業主管部門,共同開展行業性、區域性工資集體協商,促進從業人員收入穩步增長,推動實現“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來源/云南發布 資料 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終審/胡華玉 編審/保進 校對/何淑倩格 編輯/馬思
投稿/ ztsxwzx@126.com
轉載請注明來自 “微昭通” 官方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