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廣西百色有網友稱
參加葬禮時遭遇強對流天氣
墻體倒塌致多人死傷
相關話題沖上社交平臺熱搜
5月9日,當事人韋女士告訴記者,4月19日她與家人參加親屬葬禮時突遇狂風暴雨,墻體倒塌致其父親、弟弟死亡,姐姐頸椎受傷,現場其他人員也有傷亡。
據韋女士介紹,葬禮設置在百色市右江區六塘村一處空地,現場搭有簡易大棚。當天早晨天氣晴朗,家人未注意天氣預報,不料下午突發狂風暴雨。氣象報告顯示,4月19日百色最高氣溫超39℃,午后局地出現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圖源:中國新聞周刊
5月9日,百色市右江區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證實,這起圍墻倒塌事故導致9人被砸中,其中3人送醫后不治身亡,“他們是因為白事集中到那里,突遇大風天氣,來不及躲?!?/p>
百色市右江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表示,已初步核實該事故,最新傷亡情況仍在核實。
春夏期間
強對流天氣頻發
如遇雷電、暴雨、大風天氣
要如何避險?
收下這份應對指南↓
遭遇雷電天氣如何避險?
牢記“雙30原則”
30秒:從看到閃電到聽到雷聲的時間如果 少于30秒,說明 雷電在10公里以內,此時即便頭頂沒有打雷下雨,也建議盡快尋找避雷場所。
30分鐘: 建議最后一次 聽到雷聲30分鐘之后再出門 。
室內避險
關好門窗并遠離陽臺和外墻壁等,切勿使用電熱水器洗澡,最好拔掉所有電源插頭,不要靠近和觸摸任何金屬管線。
戶外防雷
立即尋找裝有避雷針的建筑物或鋼筋混凝土建筑物躲避,注意遠離樹木、電線桿、煙囪等高聳物體,不要在有金屬物的地方停留。
若在車內躲避,應關閉引擎、音響系統、收音機等,并緊閉所有車窗,使車輛形成一個完全封閉的空間。
暴雨來襲如何避險?
戶外行走
1. 避開旋渦、噴泉:看到路上有旋渦、噴泉需小心避開,因為這可能意味著下水道井蓋已被水流沖開。
2. 用工具探路:行進中應小心確認前方是否為平地,可用木棍或長柄雨傘等插入水中探路。
3. 遠離電力設備:切勿在緊靠供電線的樹木或大型廣告牌下停留避雨;不要靠近架空供電線和變壓器。
駕車出行
1. 保證視野清晰:及時打開雨刷器,根據雨量大小調整雨刷速度,并打開近光燈和防霧燈。
2. 遇漫水路段一氣通過:經過大水漫溢路段,應查看積水深度,如水深只淹沒少半個輪胎,可以低速直行一氣通過,切勿中途停車換擋或急轉方向。
3. 避開立交橋:立交橋下易積水,應避開積水高度超過排氣管的道路。
4. 熄火快撤離:若車輛在積水中熄火,應立即下車到地勢較高處躲避。
5. 備好安全錘:車中應備好安全錘,萬一被困,可盡快敲擊車窗四角逃生。
遭遇大風天氣如何避險?
宅家保持警惕
妥善擺放并固定花盆等易被吹動的室外物體;關閉門窗,在窗玻璃上 貼“米”字膠布,防止玻璃破碎;遠離窗口,避免強風席卷砂石擊破玻璃傷人。
避開狹長通道
走路、騎車時應避免經過高層樓之間的狹長通道,因為狹長通道會形成“狹管效應”,風力在通道中會加大,給行人帶來危險。
避免二次受傷
萬一不慎被風刮倒或者被重物砸傷,要盡快脫離危險環境,避免二次受傷。
如果受傷出血,需壓迫傷口止血,受傷部位在上肢時,應盡量將其抬高過心臟;如果腳扭傷,建議先坐下并尋求他人幫助,避免過度行走,到家后冷敷24-48小時;如果疼痛劇烈,建議風小后及時就醫。
今天(5月10日)
華南沿海、海南島局地
有暴雨或大暴雨
并伴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國家應急廣播提醒
強對流天氣
影響范圍廣、破壞力強
請及時關注預警信息
做好防范措施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綜合中國新聞周刊、央視新聞客戶端、應急管理部
編輯:戴玉春
審核:鄭偉、孫殿洋
監制:孫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