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印巴沖突雖然未必會進一步升級,但其對地緣政治的影響很可能超過以往。
全文2575字,閱讀約需7分鐘
撰稿 / 徐立凡(專欄作家)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劉軍
當地時間5月10日凌晨,巴基斯坦向印度發射導彈 圖/央視新聞截圖
印巴沖突仍在持續。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5月10日,巴基斯坦軍方的消息稱,巴基斯坦正式啟動軍事行動,以回應印度方面持續不斷的挑釁行為。據悉,此次行動針對印度境內多個目標展開,打擊范圍覆蓋印度全國多個區域。
當地時間5月7日,印度向巴基斯坦發動“辛多爾行動”(又稱“朱砂行動”),以報復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的針對游客的重大槍擊事件,印巴雙方發生空戰。
巴基斯坦對印度的反擊,代號為“班揚烏爾馬爾蘇斯行動”,在阿拉伯語中意為“鉛墻”。從印度發起“朱砂行動”到巴方發起“鉛墻行動”(又稱“銅墻鐵壁”行動),標志著印巴沖突的重大升級。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5月10日表態稱,對事態升級深感擔憂。強烈呼吁印巴雙方以和平穩定大局為重,保持冷靜克制,回到以和平方式政治解決軌道,避免采取使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的行動。
事實上,這是2003年印巴簽署停火協議以來兩個南亞核國家間爆發的最大規模軍事沖突。那么,印巴為何因克什米爾問題產生沖突,此次軍事沖突是否會進一步升級為全面戰爭,對地緣政治又會產生哪些影響?
━━━━━
克什米爾始終是主要導火索
印度和巴基斯坦自1947年分治并獨立,但原是英屬印度土邦的克什米爾大部分地區的歸屬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印巴之間爆發過多次戰爭,克什米爾問題始終是主要導火索。
1947年第一次印巴戰爭后,在聯合國調停下,大部分克什米爾地區被劃分為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和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兩塊。但印巴均聲稱擁有對方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主權。
與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相比,印控地區更加動蕩不安。原因是,印控地區民眾多數為穆斯林,這里也是印度穆斯林人口占比最大的地區。長期以來,許多當地居民追求獨立或與巴基斯坦合并,當地抵抗組織多次反抗印度統治,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而印巴最近一次因克什米爾問題爆發高烈度軍事沖突,是1999年的卡吉爾沖突。卡吉爾位于克什米爾印控實際控制線一側的山區。這場戰爭中,印度投入了大量士兵與來自巴方一側的武裝人員作戰,雖然印度最終取勝,但傷亡慘重,被美國軍方評價為擁有絕對優勢但打得十分業余。
1998年,印巴均公開核試驗,宣布成為核國家。此后,疊加卡吉爾沖突等帶來的影響,最終促成了2003年的印巴停火協議:巴基斯坦承諾停止資助當地的武裝分子,印度則對當地放棄武裝斗爭者予以特赦。
但這一停火協議最終還是在2019年失效了。當年2月,印控區40名印度準軍事人員遭自殺式襲擊身亡,印度隨后空襲巴基斯坦境內,雙方爆發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后首次空戰。
更關鍵的是,2019年,莫迪在第二次大選獲勝后,廢除了印度憲法規定的克什米爾地區的特殊自治地位,引發當地騷亂。克什米爾問題再度埋下印巴沖突的種子。
在印控克什米爾斯利那加,一名男子停電期間用手機查看實時新聞 圖/新華社
━━━━━
雙方或都無意持續升級局勢
盡管印巴雙方再次互相針對,展開了軍事行動,但從目前的跡象看,雙方都缺乏戰爭持續升級的支持基礎。
例如,雙方迄今沒有動員地面部隊。而且,印度在5月7日發起空襲行動時,戰機并沒有進入巴基斯坦境內。這很可能是汲取了2019年雙方空戰時印度戰機被巴方擊落,印度飛行員被捕獲的教訓。
此外,5月7日巴方空軍的戰果也足以令印度軍方警惕。而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5月10日,一架印度空軍戰斗機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錫亞爾科特附近地區被擊落,印度飛行員被俘虜。
從已公開信息看,巴方空軍通過可共享數據鏈進行體系化作戰的新空戰方式,也顯然優于印度空軍在“萬國造”基礎上只能進行的纏斗作戰,印方可能不得不評估讓戰爭升級造成的損失。
令印度想不到的還有,此次印巴沖突,印度并沒有得到預想中的國際支持。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關稅戰后,印度認為看到取代中國的機會,印度官方竟然稱特朗普關稅政策“必要且對世界有益”。在美印關稅談判中,印度也提出將對美關稅差距從近13%削減至不足4%等讓步條件,并有可能成為繼英國后最先與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
但這一系列迎合美國的行動,并未換取美國對其軍事行動的支持。特朗普5月7日對于印度發動“朱砂行動”起初的評價是“這太可恥了”,此后則站到了中立立場上。
重重顧慮之下,印度也不得不謹慎行事。這一態度,也在5月10日印度外交部和軍方舉行的聯合發布會上被印度明確。發布會上,印度軍方聲稱,巴基斯坦軍隊所有敵對行動,都得到了有效反擊和相應的回應,并重申印方不會升級沖突。
而對巴方來說,盡管面對印度的軍事行動展現了超出預期的反擊能力,但無論經濟規模還是軍事實力,其均無法與印度相比,且有沉重債務負擔和內部反恐等諸多挑戰。因此,其反擊也只可能維持在一定限度內。
━━━━━
對地緣政治的影響超過以往
雖然這一次印巴沖突未必會進一步升級,但仍有其特殊性,即對地緣政治產生的影響很可能超過以往。
一方面,5月7日印度率先對巴基斯坦發起軍事行動存在程序問題。印方并沒有拿出切實證據證明4月22日克什米爾槍擊事件是何人所為,與巴基斯坦官方有何關系。
5月7日的軍事行動聲稱,針對的只是巴境內恐怖主義據點,而5月10日向巴方發射導彈的目標,又改為了巴首都伊斯蘭堡附近。這無疑是使雙方沖突升級的一個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隨著印度近年來實力有所增長,對區域內其他國家的干預也越來越多,引發了相關國家的反對浪潮。
2024年以來,印度周邊多個國家均有大選。孟加拉國大選,掀起了“印度退出”的社會運動;馬爾代夫大選,主張反對印度肆意干涉內政的政黨喊出了“印度滾出去”的口號;斯里蘭卡大選,獲勝的一方主張不應“過度依賴任何一個外國伙伴”,指向的即是印度。
印度周邊國家的這些反應,表明印度針對鄰國的外交政策并不成功。
在這種普遍的“去印化”地緣政治背景下,印度在此次針對巴基斯坦的軍事行動中暴露出來的諸多問題,很可能進一步讓周邊國家重新評估印度的“大國雄心”。
延伸閱讀
完全我個人的觀點,印巴之戰,正進入第二階段。
第一階段,印度發動導彈襲擊,印巴爆發遠程空戰。
結果呢?
大家也知道了。巴基斯坦宣布,擊落5架戰機,其中三架是印度最先進的法國陣風戰斗機。
證據?
巴基斯坦總理說了,殘骸為證。
而且,美國官員還證實,一架巴基斯坦的J-10C戰機,至少擊落了兩架印度戰機。
這次空戰,創造了一系列新的紀錄。
這是J-10C戰機第一次參與實戰。
這是法國陣風戰機第一次被擊落……
現在,交火進入第二階段,導彈攻擊在繼續,雙方發動無人機攻擊。
反正,痛定思痛后,印度覺得,戰機應該更遠離戰場。
無人機群上陣。我們看到,印巴都指責,對方發動了一波又一波的無人機攻擊。
巴基斯坦軍方9日表示,僅過去兩天,巴基斯坦就擊落了77架印度無人機。
這也得到了法新社的證實,該社記者說,在巴基斯坦很多城市,發現了入侵無人機的碎片。
印度軍方則表態,有“300到400架”巴基斯坦無人機襲擊印度36個目標,印度一側警報大作。
都是什么無人機?
看媒體報道,印度發射的無人機,不少是以色列產的“哈洛普”自殺式無人機。
印度方面則宣稱,通過檢查擊落的無人機殘骸,巴基斯坦發射了不少土耳其產無人機。
多架戰機升空畫面
第二階段的烈度,有所降低,但攻擊范圍在增大。
盡管印度口口聲聲表示,襲擊目標只限于恐怖主義基地,不針對巴基斯坦軍方。
但巴基斯坦宣布,5月10日,印度導彈還襲擊了三個巴軍基地,其中一個就在巴首都伊斯蘭堡附近,“現在,印度可以等待我們的回應”!
出于對巴基斯坦報復的擔憂,印度宣布,關閉西部和北部32座機場,至少到5月15日。
巴基斯坦還公布了一則“讓人震驚”的消息。
當地時間5月10日凌晨1點50分,巴基斯坦陸軍發言人突然發視頻宣布:
“我想告訴你們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印度從阿達姆普爾(印度旁遮普邦)發射了6枚彈道導彈。其中一枚彈道導彈擊中了阿達姆普爾,其余五枚導彈擊中了印度旁遮普邦的阿姆利則地區。”
確實讓人震驚,印度發射6枚導彈,居然襲擊了印度本土!
路透社的報道,也挺有意思。
在報道巴軍方“令人震驚消息”之后,路透社還引用印度阿姆利則地區發布的一條短信,內容是:“不要驚慌。警報聲響起,我們處于紅色警戒狀態。不要像以前一樣驚慌,關燈,遠離窗戶。我們會在準備好恢復供電時通知您。”
印度的導彈庫,看來確實儲備豐富,既瞄準了巴基斯坦,也瞄準了印度。
印度號召民眾晚上關燈
最后,怎么看?
我知道,很多人都擔心,印巴50年來最激烈沖突,會不會發展成兩國間的第四場戰爭?
如果真這樣,這可是世界上兩個擁有核武器國家第一次直接戰爭。
危險確實存在。
我看到,國際危機組織研究中心就警告說,由于印巴的 “好戰言論、國內動亂和全面的單挑邏輯”,“局勢有升級的危險”。
但從樂觀角度看,雖然印巴都不會輕易收手,但局勢短時間內還不至于全面失控。
幾個理由吧。
第一,大打不符合彼此利益。
肯定不符合巴基斯坦利益。
我們也不用回避,巴基斯坦最近挑戰很多,國庫空虛,民生艱難,內部也不夠和諧。
印度也好不到哪里去。
畢竟也是發展中國家,印度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很多還無法實現。印度與周邊鄰國關系,都很糟糕。
戰爭或許能轉移部分國內壓力,但打仗更燒錢,錢從哪里來?
打不贏,那更是國家和民族的災難。
第二,必須考慮核戰爭后果。
以前三次印巴戰爭,畢竟兩國都還沒擁有核武器,死傷雖然慘重,但不至于毀滅性。
但現在,兩國都擁有了核武器。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估計,印度現在擁有172枚核彈頭,巴基斯坦擁有170枚核彈頭。
至少在核武器數量上,雙方都差不多。數量跟美俄沒法比,但印巴這些核彈頭,都足以毀滅對方很多次。
因此,盡管前線沖突猛烈,但考慮到核戰爭的災難性后果,雙方都不敢輕舉妄動。
印巴沖突漫畫圖
第三,彼此都不能擊敗對方。
從綜合實力看,印度肯定占據上風,所以,我們看到,最近幾年,印度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強勢。
這次克什米爾襲擊事件,盡管國際社會呼吁公正調查,但印度一口咬定巴基斯坦是黑手,然后發動了大規模襲擊。
但戰場一交手,尤其是空戰的懸殊戰果,印度顯然大吃一驚,更心有余悸。
巴基斯坦目前的實力,肯定戰勝不了印度;但面對巴基斯坦這塊硬骨頭,印度也占不到太多便宜。
我看到,BBC一篇分析文章就說:印度的軍事實力比巴基斯坦強大,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可以輕易壓倒這個鄰國。
第四,雙方言辭激烈行動克制。
言辭激烈,就不用說,能說的狠話基本都說了。
但在行動上,我們必須看到,印巴還是留有余地的。
印度發動了攻擊,但也一再聲稱,自己行動很克制,目標就是恐怖主義基地,不針對巴基斯坦軍事設施。
至少表面就是這么說的。
巴基斯坦更克制,按照巴基斯坦的說法,第一天的空戰,巴基斯坦本來可以擊落更多印度戰機,但考慮到后果的嚴重性,最終擊落了5架。
印度總理莫迪 資料圖
第五,雙方都宣布自己贏了。
我總覺得,這在意料之中,但更是一個可喜的信號。
印度肯定說自己贏了。印度不能讓自己輸,印度進攻就是想向國內表明,自己很能打。
至于多架戰機被擊落,國際社會很震驚。但印度普通老百姓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也未必信。
巴基斯坦這邊,按照巴方的通報,在印度的襲擊中,數十人身亡,一些建筑損毀嚴重。但巴基斯坦擊落了5架戰機,這是幾十年來最輝煌的勝利。
巴基斯坦人奔走相告,認為自己才是勝利者。
我總覺得,如果雙方都認為自己贏了,這何嘗不是一件好事。雙方都可以給國內一個交代,然后風風光光中逐漸降低沖突烈度。
這是一場激烈的沖突,真沒必要發展成戰爭,戰端一開,那真是生靈涂炭。
這才是真正的雙贏。
當然,印度發射導彈打印度,這就多少讓人哭笑不得了。
可能印度導彈也不想再打啊!
最后要說一句,民生才是最大的政治,印巴啊印巴,還是少一些槍炮,少一些口水,發展的任務很重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