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越南回來后,當別人問我怎么樣的時候,我只想說:能不去就盡量別去!(看完再罵也不遲)
這絕不是一篇嘩眾取寵的標題黨文章。當我坐在河內三十六行街的"網紅咖啡館"里,被漫天要價的小販纏住時;當我在峴港海灘親眼目睹游客被搶走手機時;當我在胡志明市街頭被三輪車夫訛詐了30萬越南盾(折合人民幣90元)后——我終于理解為何有游客說:"來越南旅游就像參加生存挑戰賽。"
一、胡志明市初體驗:我成了行走的"ATM提款機"
飛機降落在新山一國際機場,撲面而來的濕熱空氣裹挾著濃重的汽油味。剛掏出手機想查Grab打車價,五六個皮膚黝黑的司機立刻圍堵上來,用半生不熟的中文喊著"100萬盾到范五老街"。彼時我還不知道,這個價格是正常車費的3倍。
范五老街的霓虹燈下,端著冰咖啡的歐美人愜意談笑,而我這個東亞面孔剛走進巷口,就被三個擦鞋童死死拽住褲腳。當我掏出2萬盾(約6元人民幣)想脫身時,領頭的小孩突然用流利中文大喊:"你當我是乞丐嗎?要給美元!"后來才知道,這里針對中國人的宰客早已形成產業鏈——從三輪車夫到街邊小販,見黃皮膚直接切換中文報價系統。
最魔幻的經歷發生在濱城市場。我看中一個藤編包,攤主用計算器按出80萬盾(約240元)。假裝要走,價格竟一路跳水到10萬盾。當我掏出錢包的剎那,旁邊突然冒出個"熱心"翻譯:"老板說剛才報的是美元價格哦!"后來經越南朋友透露,這套"美元盾切換術"連本地人都嘆為觀止。
二、會安古鎮驚魂夜:當燈籠海變成宰客網
被《國家地理》評為"一生必去"的會安古鎮,夜晚確實美得驚心動魄。秋盆河兩岸綿延三公里的絲綢燈籠,映得每個游客臉上都泛著橙紅色的光暈。可這夢幻場景下,藏著讓人脊背發涼的消費暗箭。
街邊阿婆遞來的"免費燈籠祈福",接過就要支付20萬越南盾(約60元)香火錢;穿著奧黛的姑娘主動合影后,突然冒出五六個"家人"圍住你要肖像權費用;就連看似淳樸的船夫,都會在泛舟中途突然停槳:"想看放河燈?加30萬!"
最離譜的是某網紅咖啡館的"時空穿越套餐"。標價15萬越南盾的滴漏咖啡,結賬時被告知使用古董咖啡杯需另付清洗費、歷史文物觀賞費合計85萬。看著服務員指著墻上螞蟻大小的越南文說明,我忽然理解了什么叫"文化差異"。
三、衛生安全成謎,腸胃每天都在"渡劫"
在美食攻略力薦的胡志明市范五老街,我親眼看見攤販把掉在地上的肉串撿起來直接放回烤架。號稱"越南星巴克"的連鎖咖啡店Highlands Coffee,柜臺后的操作臺上蟑螂悠然爬過,服務員卻見怪不怪地繼續制作飲品。最諷刺的是美奈漁村的海鮮大排檔,標榜"現撈現做"的龍蝦,上桌時蝦肉已經散發異味——后來才知道這些"海鮮"都是冷凍庫里周轉了不知多少次的存貨。
當我因急性腸胃炎走進芽莊某私立醫院時,護士用棉球蘸碘酒擦拭注射器的畫面讓我毛骨悚然。更可怕的是醫生開出的賬單:基礎檢查+輸液收費1200萬越南盾(約3600元),這個價格在泰國私立醫院足以享受VIP病房待遇。
四、那些濾鏡粉碎的網紅景點
下龍灣:漂浮的垃圾場
上碧波蕩漾的"海上桂林",現實中是柴油味刺鼻的觀光船、追著游輪討錢的水上商販,以及漂滿礦泉水瓶的渾濁海水。花300元升級的"豪華頂層甲板",其實是個鐵皮焊的露天蒸籠。
大叻舊火車站:照片制造機
ins博主們不會告訴你,那個復古車廂要付20萬盾(60元)才能進入拍攝5分鐘。站臺上舉著"禁止商業攝影"牌子的管理員,看到拿單反的游客就會湊過來談"合作套餐"。
湄公河三角洲:蚊子轟炸區
跟團游宣傳的"原生態水鄉",實則是成群的毒蚊子、發綠的河水,以及強制購物點里標價300元的"軍用級別防蚊液"。我們的導游阿勇直言:"雨季水漲時,還能看到上游漂下來的死豬。"
五、消費陷阱:防騙指南比旅游攻略更實用
越南旅游總局2023年報告顯示,78%的投訴涉及價格欺詐。在峴港某網紅SPA館,價目表寫著"全身按摩30萬",結束時卻要收取"精油費20萬""床單消毒費15萬""空調使用費10萬"。
新型騙局: 胡志明市中央郵局附近,會有穿制服的"工作人員"查票,專挑亞洲面孔收取"景區維護費"。當我要求出示證件時,對方立刻轉身混入人群——后來才知道郵局根本無需門票。
真實數據: 中國駐越南使館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處理旅游糾紛案件同比激增67%,平均每天就有2.3起求助事件。
六、越南真的一無是處?這些體驗讓我五味雜陳
(一)被低估的“煙火氣”:藏在小巷里的真實越南
凌晨四點的峴港早市: 本地阿婆用芭蕉葉包著糯米雞,3萬盾(9元)就能買到加了蝦仁的越南法棍,比景區好吃十倍。
湄公河三角洲: 跟著船娘摘蓮霧、喝現磨咖啡,30元的半日游里,她塞給我一把自己種的小香蕉,說“給中國妹妹嘗嘗甜不甜”。
感悟: 當拋開濾鏡去看,越南的市井生活充滿溫度,但前提是你能避開游客聚集的“陷阱區”。
(二)打工者的真相:月薪1500元的他們,如何看待中國游客?
芽莊潛水教練阿康: “我每月工資600萬盾(約1800元),帶中國團一天能賺200萬盾,但很多客人覺得我在騙錢。”
河內大學生小林: “中國游客總說越南物價低,可我們買一杯奶茶要3萬盾(9元),和你們的喜茶差不多貴啊。”
當我們用“窮游”心態看待這里時,或許早已忽略了當地人的真實生活成本。
給非去不可者的7條保命指南
1. 提前下載谷歌地圖離線包(地圖在越南誤差可達2公里)
2. 現金分裝5個以上不同位置(我被偷的錢包里有200萬幸好在鞋墊藏了500萬)
3. 記住報警電話113和急救電話115(雖然出警速度可能讓人絕望)
4. 準備防狼噴霧(越南法律允許外國游客攜帶)
5. 所有消費堅持用越南盾結算(美元找零必定吃虧)
6. 學會用越南語說"太貴了"(??t quá!)和"我要報警了"(T?i s? báo c?nh sát!)
7. 最重要的是——管理好心理預期
回程飛機上,看著舷窗外逐漸縮小的海岸線,我突然想起越南旅游局那句宣傳語:"Discover the True Vietnam"。他們確實做到了——只不過這個"真實",是濾鏡背后那個漫天要價、套路橫行的魔幻現實。
或許等什么時候街邊Pho店不再對白皮膚喊15千盾、黃皮膚喊50千盾時,這個國家才真正配得上"旅游天堂"的稱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