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最新消息,印巴一夜之間大打出手!印度國防部凌晨發布戰報,宣布啟動代號為"辛杜爾"的軍事行動,對巴基斯坦境內三處目標實施精確打擊。
巴基斯坦三軍新聞局局長喬杜里隨即向媒體證實,巴哈瓦爾布爾、穆扎法拉巴德和戈德利三個戰略要地同時遭遇導彈襲擊,爆炸產生的沖擊波讓方圓二十公里的居民都能感受到地面震顫。
此次襲擊,導致巴基斯坦境內3人死亡,其中一名還是個兒童。
巴基斯坦空軍在反擊過程中,于印度領空擊落了六架印度戰機,包括三架法國制造的陣風戰斗機。
隨后,巴基斯坦空軍指揮官下令封鎖全國空域,所有民航航班停飛。目前為止,印度戰機還未進入巴基斯坦空域,但巴方已經進入高度戒備狀態,巴方發言人稱,巴基斯坦將選擇在合適的時間對印度做出全面回應。巴基斯坦的國防部長則強硬表態:巴方將“不惜一切代價展開報復”!
毫無疑問,印巴雙方正處于50年多來,最危險的時刻,隨時都可能爆發大規模戰爭。
現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都磨刀霍霍,巴基斯坦朝著自家地盤發射了射程120公里的"法塔赫"導彈,印度海軍則把新研發的反隱形艦艇水雷扔進海里。
就在局勢一觸即發的時刻,場外選手進場了。據外媒報道稱,莫迪對外透露,他接到了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電話,莫迪稱,俄羅斯給印度提供了一批"伊格拉S"防空導彈,該導彈可以說是戰機克星,專打飛機直升機,擺明了針對巴基斯坦的空中力量。俄方還跟印度空軍簽了新合同,后續裝備估計已經在路上了。
這一切都說明,莫迪在冒險!
印度顯然是在重復2019年入侵的套路,當時雙方也是因為克什米爾而大打出手,印度甚至出動了戰機,對巴基斯坦境內狂轟亂炸,這是自1971年印巴戰爭以來,印度首次對巴境內實施軍事打擊。
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次莫迪政府的操作更顯危險,印軍空襲縱深達80公里,是上次的4倍;打擊目標從單一訓練營擴展到多個據點。
更危險的信號來自水資源爭奪,印度在外交手段上首次祭出《印度河用水條約》這張王牌。印度水利部長加德卡里公開宣稱要"切斷流向巴基斯坦的每一滴水",這直接動搖著維系兩國六十年的《印度河用水條約》。
巴基斯坦90%的農業依賴印度河水系,若真實施斷水,相當于掐住這個2億人口國家的命脈。這種"水武器"的威懾力不亞于核威脅,1960年世界銀行耗時九年才促成的分水協議一旦撕毀,引發的連鎖反應可能遠超軍事沖突。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軍事不對稱,印度背后站著俄羅斯這個軍事巨頭,美國也半推半就地默許著新德里的強硬做派。而巴基斯坦手里除了自家研發的導彈,外部支援幾乎斷檔。
如果真打起來,巴基斯坦很危險,但巴基斯坦不會認慫。
國際社會對此憂心忡忡,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緊急呼吁雙方保持最大克制,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五小時內連發三條推文調解。
其實,印度也不想鬧大,印度國防部長西塔拉曼的表態很耐人尋味,一邊強調"精準打擊恐怖分子營地"的軍事勝利,一邊聲稱"沒有攻擊巴軍事設施",說明印度也在保持克制。
但印度又很想要面子,莫迪公開和普京的電話,也是變相向巴基斯坦施壓,希望巴基斯坦就此“認慫”。所以才說莫迪此次的行動,是一場冒險。
但戰爭沒有試錯的機會,國際社會更承受不起印度的冒險,印巴合計擁有約300枚核彈頭,雙方彈道導彈最快7分鐘就能互抵首都。1998年核試驗后,兩國確實避免了大規模戰爭,但2019年空戰表明,常規沖突的風險并未消除。
更令人擔憂的是戰術核武器的出現,巴基斯坦開發的"納賽爾"短程導彈(射程60公里)和印度"普拉哈爾"導彈(射程150公里)都適合戰場使用,這種降低核門檻的武器一旦在沖突中誤判,后果不堪設想。
如果印巴真打起來,作為鄰國,中國勢必會受影響,既要維護中巴傳統友誼,又要避免刺激印度倒向美國。王毅外長前不久提出的"雙暫停"建議:印度暫停軍事行動,巴方配合反恐調查,是目前最切實可行的方案。
還是那句話,何去何從,印度要三思,畢竟開弓沒有回頭箭,一旦兩軍對決,那么造成的后果,將是毀滅性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