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天津5月10日電 (記者 周亞強 通訊員 曾樂男 程遼遼)記者從駐津央企中國水電基礎局有限公司獲悉,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安樞紐項目大圍封截滲墻9日順利完工。這項平均深度55米、軸線總長1759.2米的地下連續墻工程,創下江蘇省同類結構深度之最,為樞紐主體工程施工創造關鍵條件。
5月9日,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安樞紐項目大圍封截滲墻順利完工。陳萌玥 攝
作為國務院規劃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安樞紐段總投資約17億元人民幣,是目前亞洲最大的水上立交,其采用“上槽下洞”立體結構設計,建成后將成為淮河流域防洪體系的關鍵控制性工程。此次完工的截滲墻成槽面積達95560平方米,最深槽段59米,相當于20層樓高度,可有效阻隔地下水滲透,被稱為淮安樞紐段的“水下生命線”。
據中國水電基礎局淮安樞紐項目負責人尹廣平介紹,項目施工采用智能化管理,項目團隊在建設中充分應用數字孿生、智能制漿等科技控制系統,實現地連墻施工成槽可視化、泥漿循環智能化和廢棄漿液零排放,成功將槽孔垂直度控制在1‰以內,在同等地質條件下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圖為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安樞紐項目大圍封截滲墻施工場景。程遼遼 攝
據悉,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成后,將進一步擴大淮河下游洪水出路,提高淮河入海水道泄洪量,有效改善渠北地區排澇條件,保護洪澤湖及下游地區2000多萬人口、3000多萬畝耕地防洪安全,進一步支撐淮河流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