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過菜的都知道,移栽菜苗看著簡單,門道可不少。苗大了易蔫、水多爛根、土松苗長不好,不少人吃過大虧。今兒把老把式總結的五個移栽訣竅擺出來,照著做準能行。
先說選苗這第一步,很多人專挑大苗,覺得壯實。
可過來人都清楚,苗不是越大越好,合適才最重要。茄子辣椒留三四片真葉,黃瓜南瓜兩三片,西紅柿四五片。小苗葉子少,根帶的土坨能供上水分,就像小孩背合適的書包。
選苗時輕輕提苗,土坨不散的,根系肯定差不了。再說移栽時辰,春天別大清早動手,等日頭偏西最好。
地溫上來后移栽,苗根整宿能緩勁兒,長得更穩當。夏天相反,要挑陰天或雨后傍晚,大太陽下移栽可不行。
要是栽完遇大日頭,趕緊用舊蚊帳布遮陰,葉子才不焦邊。澆水這活兒最講究,可不能拿噴壺隨便糊弄。
得一棵一瓢透心涼,水澆到根底下十五公分才解渴。
水滲下去后,抓把細土把根周圍壓實,比上肥還管用。過三天澆第二遍水,摻點海藻精和防爛根藥劑,新根長得快。松土可不敢使蠻勁,小鋤頭輕輕劃破地皮兩公分就行。
大晴天上午松土最好,地溫上來,新根三天就能冒白尖。要是鋤深了傷著根,苗子指定長不旺,這點一定要注意。
最后一招“餓苗”,等苗子緩過來冒新葉,就得少澆水。
晌午頭葉子打蔫別心疼,太陽落山能支棱起來就別管。旱上一禮拜,地下能憋出“霸王根”,秋后果子能多一倍。
但要是天黑葉子還耷拉,就得趕緊澆救命水,別犯倔。
這些法子都是老莊稼人摔打出來的,既有土辦法也有科學理。武圣宮鎮的菜農就靠搶抓移栽時機,稻菜輪作每畝增收兩千多。
他們說,啥時候移、咋澆水、咋松土,摸透了門道,苗就長得精神。有人可能疑惑,移栽真有這么多講究?試試就知道差別多大。
同樣的苗,方法對了,緩苗快、病害少,產量自然錯不了。現在不少地方推廣科學移栽,補充鈣、鋅、硼等元素,根系長得旺。可也有人嫌麻煩,覺得老辦法就行,這其實要看實際情況。
天氣熱的時候,不遮陰不控水,苗子很容易出問題,可別大意。
咱們種莊稼,就是要把經驗和科學結合起來,才能多打糧食。
你家往年移栽菜苗遇到過啥問題?
有沒有自己的小竅門?說到底,移栽關鍵在護根,根壯了苗才壯,收成才有保障。
想了解更多天氣對移栽的影響,關注咱們的天氣號,及時獲取信息。
以上經驗供參考,具體種植還得結合當地情況,祝大家都有好收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