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述內容均有真實出處,絕無虛構。
一位印度網友提出疑問:中國是否還普遍使用共用廁所、沒有高鐵,以及夜晚街頭缺乏巡邏等,點燃了外國網友的好奇心。
這些擔憂,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對中國的某些既定印象。以共同使用廁所這一情況為例,一般在一些較為老舊的區域或是特定的場所會存在。
談到高鐵,中國的高鐵網絡建設成就頗為顯著。總里程已超過4.8萬公里,占據著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二有余,連接了國內數百個城市,出行極為便捷。
至于夜晚街頭的治安問題,2023年聯合國的一份報告將中國列為全球最安全的國家之一,犯罪率極低。
一位法國教授對中國先進科技的贊嘆并非孤例。無論是刷臉支付的普及、共享經濟的深度發展,還是無人駕駛等前沿技術的探索,中國在許多科技應用領域都展現出領先的態勢
例如,到2024年,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覆蓋了中國城市中98%的人口。現代化設施可與迪拜等國際樞紐相媲美。這些成就,顯然不是用“發展中國家”就能簡單定義的。
有位印度博主在體驗過中國生活后,坦言感到自卑,這種感受雖然直接,卻也折射出一些客觀存在的差距。
以上海和孟買為例,這兩地在基礎設施方面的差異,頗為明顯
到2024年,上海的地鐵總里程,已超過800公里,每日客流量,高達1200萬人次;對比之下,孟買的地鐵里程,僅約46公里,高峰期擁擠狀況,較為嚴重。
此外,中國城市在空氣質量改善方面也取得了進展,2023年全國PM2.5平均濃度已降至30微克/立方米,這與新德里常年高于90微克/立方米的數值形成了對比
當然這不是說中國的發展沒引起過爭議或不存在問題。有些人會問,快速發展的進程是不是把一些深層矛盾給掩蓋了呢?實際上在農村地區,那里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有能提升的空間;而部分中小城市的公共服務水平,也需要一直去優化、完善。
但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3年,中國農村自來水的普及率,已達到90%,5G基站,也已覆蓋了91%的鄉鎮。
這樣的發展速度和覆蓋廣度,在世界范圍內都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因此那些僅憑部分現象就斷言中國“落后”的評論或許未能全面看待問題。
一個社會的安全感,更多是源于社會信任與治理的有效性。夜晚街頭的從容與安心,是14億人共同努力和維護的結果。那些帶著固有偏見所作出的批評,往往與中國的真實情況存在較大差距。
除了科技,以及基礎設施之外,中國在美食,還有文化以及社會包容性這幾個方面,同樣充滿著魅力。
北京烤鴨,四川火鍋,杭州龍井茶,每一種風味,都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2024年,中國接待的外國游客,超2500萬之多,并且已將免簽政策,拓展至63個國家。
許多在華生活的外國人表示,他們感受到的是尊重而非歧視,這種友善的氛圍,在某些西方國家反而不一定能體驗到。
不知最初提出疑問的印度朋友,在有機會親身體驗中國后,是否會改變原有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