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國對俄羅斯下達“投降通牒”,要求無條件停火30天,普京為何會提議直接進行俄烏談判?
在經歷了兩輪投票后,默茨有驚無險成為德國總理,而他上任的第一個外交舉動,就是與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斯塔默、波蘭總理圖斯克趕到基輔,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談。隨后,4國與烏克蘭一道,對俄羅斯下達“通牒”,要求立即無條件停火30天,并拉上美國進行背書。顯然,澤連斯基認定俄羅斯不會同意停火要求,那么他就會聯合美西方升級對俄制裁。然而,讓5國沒想到的是,俄羅斯總統并未直接拒絕停火要求,而是提出了另一個建議,那就是在5月15日舉行談判,并且參與國只有俄羅斯和烏克蘭,不會有任何第三方。
對普京的回應,有觀點認為西方對俄羅斯下達了“最后通牒”,使得他陷入了糾結。尤其是從發言的時間看,俄羅斯高層從未在當地時間凌晨一點多舉行發布會,可見急的是普京。畢竟,如果俄羅斯不答應停火,那么他們將面臨整個西方世界的進一步制裁,美國將繼續援烏,德國則會提供“金牛座”導彈。更重要的是,歐佩克已經開始大量增產,這會讓國際油價大幅度下滑,這對極度依賴能源貿易的俄羅斯非常不利。不過,這個觀點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油價的下滑,最受打擊的就是美國頁巖油產業,因為他們的成本最高。而且,因為中美關稅戰,中國已經停止進口美國的液化天然氣,選擇在石油、天然氣、液化天然氣等能源領域強化對俄合作,這讓普京增加了不少底氣。
也有觀點認為,普京提議談判,真實目的有兩個。第一,明確俄羅斯的談判對象只有烏克蘭,沒有美國,如果第三方介入就終止談判。這么做的目的,就是打造“烏克蘭是完全獨立國家”的國際形象,為下一步清除美西方對烏控制提供外交、法律上的基礎。事實上,普京一直在進行類似的操作,從俄烏沖突爆發后,他一直表示俄羅斯在與整個北約集團進行對抗,但提到談判從來不與北約或者美國談,而是只與基輔當局談。即便特朗普上臺,展現了積極推動俄烏停火的意愿,普京也只是對美國談恢復美俄關系,俄烏問題則放在一邊。
至于歐盟,普京完全沒有放在眼里,他在去年10月直接表示:“歐盟就是美國‘拴著皮帶的小狗’”,釋放的信號很明顯了。克里姆林宮很清楚,在俄烏問題上,歐盟不過是美國的“工具”罷了。因此,普京提議談判的第二個目的,就是“穩住”美國特朗普政府。尤其在近日,特朗普政府在沒有通知以色列的情況下,就單方面與胡塞武裝達成停火協議,顯然是不想在中東耗下去了。同時在瑞士,中美進行經貿會談。這些情況表明,特朗普在中東、中美關系等問題上都受挫,他繼續在其他方面取得突破。因此,普京提出俄烏談判,就是給特朗普一個臺階,而后者已經表示“將繼續為俄烏開展工作”,正中俄羅斯的下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