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諜,自古有之;諜戰,從未停息。遠有三國施展美人妙計,近有國共互派潛伏臥底。諜戰,可能兵戎相見、血流成河,也可能暗流涌動、不露聲色。諜戰的成敗,往往決定于細微之處,比如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新中國反諜第一大案:兩只老鼠引發的驚天間諜案。
蹊蹺的老外,蹊蹺的老鼠
1967年2月,廣州白云機場,安檢員林華像往常一樣,對出入境旅客的隨身物品進行例行檢查。這時,輪到一個老外。除了正常的物品,這個老外還帶了個奇怪的東西——兩只老鼠,這并不是寵物鼠,而是普普通通的家鼠。
養狗養貓比較常見,養寵物鼠也不奇怪,但是拿臟兮兮的家鼠當寵物養,這就有點奇葩了。思來想去,林華覺得一定有鬼,馬上報告給值班領導。值班領導一聽,兩只老鼠帶就帶唄,又不是啥珍稀動物。但是林華還是不放心,堅持認為有蹊蹺。
最后,暫扣這個老外,并報告給外事和公安部門,很快,時任公安部副部長楊奇清得到消息。楊部長是情報戰線的老革命,一聽這情況,他也覺得不正常,馬上派出北京市公安局負責外事案件的偵查員張文奇趕赴廣州。
楊奇清(左三)、羅瑞卿(左二)
貍貓換太子,解剖老鼠,沒問題?調查老外身份,則是英國專家,還是沒問題?
面對沒頭沒腦的案件,張文奇覺得不能硬來,一是沒證據就抓人容易引起外交糾紛,二是兩只老鼠具體有什么問題還沒弄清楚,容易打草驚蛇。經驗豐富的張文奇想到了一個“貍貓換太子”之計——找了兩種樣子差不多的老鼠替換了老外的老鼠。
老外的老鼠送去相關機構解剖檢查,按照張文奇的猜測,這里面應該藏有違禁品或者微縮交卷之類的東西,但是很遺憾,啥也沒有。這就奇了怪,張文奇決定先從老外的身份入手展開秘密調查。
此人名叫喬治·瓦特,是個英國人。幾個月之前,甘肅的蘭州化工公司從英國進口了一套化工設備,按照合同約定,英國要派技術專家來蘭州進行安裝調試,這個瓦特就是專家組成員之一。
今日蘭州
面對面接觸,幾經試探,狡猾的狐貍終于露出馬腳
初步調查下來,老鼠沒問題,人也沒問題,張文奇決定與瓦特面對面接觸。他讓中國進出口公司組織一個考察團進入蘭州化工公司,而他自己則假扮技術人員混在考察團里。
根據簡歷,瓦特是尼龍材料方面的專家,于是考察團邀請瓦特來講課,但是一堂課下來,瓦特都是在照本宣科,根本體現不出專家的水平。這引起了張文奇的懷疑,為了進一步試探,他拿出兩根尼龍繩,問瓦特“尼龍繩的彈性是怎么來的”,瓦特吞吞吐吐,最后以這是專利要保密為由拒絕回答。
疑點越來越多,但是張文奇仍舊不露聲色,開始實施下一步計劃——請瓦特喝酒。都說酒后吐真言,這個瓦特也沒能躲過去。幾杯酒下肚,話多起來,破綻也露了出來,原來,翻譯悄悄告訴張文奇:這個英國老外整的全是純正的美式英語。
趁著瓦特的酒意,張文奇出其不意地問了一句:“瓦特先生,您老家是美國哪兒的?”喝蒙的瓦特不假思索回答:“我的家鄉是美麗的加利福利亞。”
尼龍專家不懂尼龍,英國人整美式英語。至此,張文奇斷定瓦特一定有問題,但是問題在哪里呢?還得繼續調查。
酒后吐真言
行蹤詭秘,目標竟是一號絕密工程
通過對瓦特的行蹤調查,更多的疑點出現。蘭州化工公司為外國專家配備了專家,但是這個瓦特卻要自己騎自行車,每逢周末還要騎車去蘭州郊區。蘭州郊區是什么地方?一號絕密工程的所在地,也就是原子工業基地。
張文奇心想:原子工業基地戒備森嚴,一般人進不去,但是老鼠卻可以來去自由,那兩只老鼠會不會與原子工業基地有關呢?于是他馬上安排人對那兩只老鼠進行放射性元素檢測,果然老鼠身上檢測出了放射性物質,而且與原子工業基地的數據高度吻合。
種種跡象表明,瓦特根本不是什么外國技術專家,而是不折不扣的間諜,任務就是刺探一號絕密工程——核機密。跡象歸跡象,張文奇認為抓捕時機還不成熟。
首先證據還不充分,其次瓦特不可能單獨完成這項任務,他一定還有同伙。張文奇不動聲色地撤出了蘭州化工公司,但是暗中監視著瓦特的一舉一動。
原子彈爆炸
將計就計,人贓俱獲
不久,瓦特向外事部門申請,自己的妻兒要來中國探親。張文奇將計就計,化裝跟蹤瓦特。在機場,瓦特和他妻子的一個舉動又露出了馬腳。原來,他們剛見面時,首先是一愣,然后才是相互擁抱。張文奇斷定他們根本不是什么夫妻,而是第一次見面的兩個接頭人。
半個月過去,瓦特夫人結束探親,將要乘機返回。張文奇安排手下假扮安檢人員,檢查瓦特夫人的行李,其中有一幅毛主席相框引起了注意。在60、70年代的中國,中國人攜帶毛主席相框不足為奇,但是你一個老外,難道也這么崇拜我們毛主席?
拆開相框一看,果然有貨:幾十張圖紙和一個微型膠卷。技術部門的檢測結果震驚了大家:圖紙上標出了蘭州原子工業基地的詳細位置,膠卷則拍攝了完完整整的蘭州軍事地形圖。
周總理指示:要放長線釣大魚
案情很快上報到中南海,周恩來總理批示:不要著急結案,此事大有可為。的確,就瓦特一個人,是不可能搜集到這么多機密情報的,他最多是個小嘍嘍,背后一定有大魚。
經過秘密調查,一個叫彼得·迪卡特的老外進入張文奇的視線,他跟瓦特一樣,也是技術專家,也一樣愛騎自行車,還喜歡拍照。迪卡特一定跟瓦特有聯系,但到底是不是背后的大BOSS還不能確定,張文奇決定引蛇出洞。就在迪卡特在一個軍事基地附近拍照的時候,張文奇派人以違反外事規定為由,把迪卡特軟禁在蘭州化工公司的招待所,并暗中監視起來。
果然,敵人自亂了陣腳。每天夜里,都有幾個陌生人出現在關押迪卡特房間的窗外溜達,迪卡特都會扔出一個紙條,而紙條都會被這幾個人送到一個老外手里。這個老外就是英國專家組組長馮·許林德。這個許林德是德國人,后來加入了美國籍,而在英國提供的資料中他卻是英國公司的機械專家,看來,許林德才是這個團伙的大BOSS。
這天,又來了陌生人,這回他將一張紙條丟進關押迪卡特的房間。紙條當然是到了張文奇的手里,原來許林德要求迪卡特自殺。目的很明顯,制造外國專家在中國自殺的事件,從而引起國際糾紛、大做文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時機成熟果斷收網
瓦特失蹤、迪卡特被軟禁,已經引起許林德的警覺,張文奇決定尋找時機一網打盡。這時,許林德提出要提前回國,看來是要跑路了。專案組分析他一定不會空手而歸,所以一方面批準他的請求,一方面迫使他只能買到指定航班,而這班飛機降落時間并未向外界公布。
蒙在鼓里的許林德,剛下飛機就被專案組控制,隨身行李中有幾件臟衣服被小心翼翼地密封在塑膠袋中。張文奇馬上安排檢測,果然又有與蘭州原子工業基地一樣的放射性物質。另外,行李箱中還發現一個筆記本,里邊記錄了蘭州幾個工廠的士兵把守情況和黃河水位情況等等。
黃河
審訊、判決
幾個間諜對他們的行為供認不諱,原來,中國原子彈成功爆炸之后,美國就一直想要搞到相關的情報,當他們得知蘭州有疑似原子工業基地時,利用外國專家組進駐的機會,派出了這三個“專家”間諜來搞情報。
由于基地把守嚴密,無法直接進入,瓦特就從兩個當地農民手里高價購買了兩只受到核輻射的老鼠,而許林德則親自到基地周邊溜達,保存受輻射的遺物,真是煞費苦心啊。
最后,許德林被判了十年,瓦特被判了兩年,迪卡特和其余的英國專家全部驅逐出境,新中國最大的一起間諜案就此了結。
結束語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無非是有人在負重前行。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涌動。諜中諜、計中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讓我們一起致敬隱秘戰線的幕后英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