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印巴10日達成停火協議,令地區局勢稍作喘息。然而西方媒體從印巴消息人士處得知,盡管兩國已達成停火協議,但關鍵的《印度河用水條約》依然處于停擺狀態,實際上“未成為停火談判的一部分”。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1日援引印度外交部的一位消息人士的話說,兩國之間一項關鍵的水資源共享條約仍處于暫停狀態。
“停火沒有前置或后置條件。是巴基斯坦發起的(停火相關的)溝通。《印度河用水條約》將繼續處于中止狀態。”這名消息人士說。
他表示,該條約管理著巨大的印度河水系的水資源共享,印度河是支持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數億人生計的重要資源。
5月6日,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奇尼奧特,牲畜穿越流經此地的杰納布河。 視覺中國
巴基斯坦國防部長阿西夫11日告訴巴基斯坦媒體“GeoNews”,《印度河用水條約》以及存在爭議的克什米爾問題和“恐怖主義”問題,都是巴方與印度討論的首要議題。
英國路透社同日也援引四名政府消息人士的話說,盡管印巴兩國在經歷數天的激烈交火后于周六達成停火協議,但一項關鍵的水資源共享協議仍處于暫停狀態。
巴基斯坦水利部的一位消息人士稱:“《印度河用水條約》實際上并未成為(停火)談判的一部分。”
一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也告訴路透社,印度在該條約問題上的“立場沒有改變”。
印度外交部尚未就此事作出回應,巴基斯坦方面也未作回應。
兩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還說,盡管兩國間的暴力沖突已暫停,但針對巴基斯坦采取的所有措施,包括貿易和簽證方面的措施,仍將繼續實施。
印度外交部尚未就此事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請求。
《印度河用水條約》于1960年在世界銀行的牽頭下達成,談判時間長達9年,由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和巴基斯坦總統阿尤布·汗簽署,內容包括規定對印度河及其支流水資源的使用權。巴基斯坦是該條約的主要獲益方,獲得上述河流約80%的總水量。
《印度河用水條約》歷經多次戰爭和沖突仍未被中斷,被視為印巴關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線”。CNN也形容,該條約堪稱印巴兩國“少有的成功外交案例”。
4月27日,巴控克什米爾地區杰赫勒姆河水位迅速上漲,引發當地居民恐慌。 阿納多盧通訊社
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帕哈爾格姆鎮附近4月22日發生槍擊事件,印度政府次日宣布一系列“降級”印巴關系的措施,包括暫停執行《印度河用水條約》,直到“巴基斯坦可信且不可撤銷地放棄對跨境恐怖主義的支持”。
隨后,巴電力部、水資源部分別發表聲明稱,印度中止履行《印度河用水條約》的做法違背國際共識,是針對巴基斯坦的一場蓄謀已久的“水資源戰爭”。
4月27日,巴控克什米爾地區政府指責印度方面在未事先通知的情況下,在克什米爾地區的杰赫勒姆河上游開閘泄洪,導致下游巴方多地水位急劇上升,甚至引發洪水,是在蓄意實施“針對供水系統的恐怖主義”。
5月6日,印度又先后關閉了建于杰納布河上游地區的巴格利哈爾及薩拉爾兩座水電站大壩的所有閘門,完全切斷對巴基斯坦的供水,以報復印控克什米爾發生的致命襲擊。
直到8日下午,印度巴格利哈爾水電站才重新開閘,薩拉爾水電站大壩的三座閘門也相繼打開。
5月10日,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宣布,巴基斯坦和印度已達成立即生效的停火協議。但就在當天晚間,印控、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均傳出爆炸聲,印巴兩國互相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但也都呼吁維持協議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10年里,印度曾屢次威脅要對巴基斯坦“斷水”。
2016年,在巴基斯坦武裝分子襲擊了位于克什米爾烏里鎮的印度軍事基地后,印度總理莫迪曾向有關官員表示,“血與水不能共流”。
2019年,在克什米爾發生自殺式爆炸事件并造成數十名印度安全部隊人員死亡后,印度政府官員威脅要將東部河流的水流改道,使其不再流向巴基斯坦。
對于印巴緊張局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近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強調,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搬不走的鄰居,也都是中國的鄰國。中方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我們呼吁印巴雙方以和平穩定大局為重,保持冷靜克制,避免采取使局勢進一步復雜化的行動。我們愿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繼續為緩解當前緊張局勢發揮建設性作用。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