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江畔弦歌——寶山往事集》:抗日英烈馮國華手稿

0
分享至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當前,寶山正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南北轉型”戰略要求,錨定“一地兩區”定位,做細做實產業、空間、治理“三個轉型”。地區的發展需要文化的興盛,在區委統戰部的支持下,區新聯會會長唐吉慧潛心研究寶山歷史文化十余載,收集、整理大量文獻史料,編撰出版了《江畔弦歌——寶山往事集》一書,反映了寶山城市歷史文化記憶、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展示了統一戰線在文化領域的積極作為。寶山統戰公眾號開辟寶山往事專欄,連載《江畔弦歌——寶山往事集》一書內容,一起走進百年流轉里的寶山人文歷史。


人物瑣憶

抗日英烈馮國華手稿

自從在北京第一次見到這份馮國華的手稿,整整兩個月過去,今天終于送到我的手里。

馮國華,字邁櫻,1901年出生于上海寶山的一戶農民家庭,由于早年喪父,靠了母親省吃儉用才供他讀上書,待到1924年師范畢業,他當了一名小學教師,兩年后回到家鄉,開始了在寶山教育局的工作。


馮國華

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馮國華投了筆從了戎,義無反顧地加入了抗日救國運動的隊伍之中。帶著諸多曾受他訓練的學員為戰地輸送彈藥、運送傷員、挖掘戰壕,并召集了上海近郊各縣的失業教師和失學青年500多人組成敵后游擊隊,在當時的閔行,以及松江、青浦一帶開展游擊戰。1938年10月5日,馮國華在市區“王家沙”附近的一家旅店里陪家人吃了一頓飯,未曾想這頓飯成了他與家人最后的訣別。第二天,馮國華與在松江農村打游擊的某旅第一團張團長同赴松江,晚上住在泗涇石宅。深夜12點,約有500多名日偽軍包圍了石宅,一時槍聲突起,馮國華與張團長帶著游擊隊員奮起還擊,終因眾寡懸殊,彈盡援絕,除一名游擊隊員生還外,其余全部壯烈犧牲,馮國華時年38歲。第二天清晨,村民們為烈士收殮尸體,發現馮國華除槍傷外,左額被刺刀劈去,血肉一片模糊。198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馮國華為革命烈士,2020年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公布為著名抗日英烈、英雄。

手稿名為《論積極除奸與長期抗戰》,落款“馮國華”,滿滿的15頁,只念完第一頁,文字里對于寶山的牽掛與哀嘆,便叫人無比動容:

我是一個兩度狠遭亡縣的寶山縣城里人,“一·二八”之役,在大炮飛機之下,過了五十余天的生活;這次因為職務關系,于閘北發生戰事的前一天離開寶山城,至今天天留心家鄉的事情,結果是人亡家破,不堪回首。

上次“一·二八”之役,名義上說是上海之戰,實際完全是寶山之戰,這次名義上也雖說是敵人攻打上海,實則還是攻打寶山;閘北江灣吳淞,原來本是寶山縣境,其他如楊行、月浦石洞盛橋、小川沙、羅店、劉行、顧家鎮、大場廟行等地,完全是寶山縣境,所不同的只加多了引翔及楊樹浦一帶,而現在的戰事重心,完全側重在寶山縣境之內,所以關于寶山的各種消息,不特吾寶山人聽了觸景生情,動家國興亡之感,就是不是寶山人聽了,也覺得關于國家存亡絕緒的全面戰事,樁樁件件,都是以使人關心而不忘記的。


馮國華手稿首頁

這一頁的右側留有一行毛筆字,“殉國者之遺著”“敘關于漢奸事甚詳確”,右上角有“史料”二字,落款“馮國華”下方標注了“邁櫻寶山”。2020年12月,我策劃過一場黃炎培的手跡文獻特展,所以對黃炎培的手跡極為熟悉,細細辨別,這些手跡均為黃炎培書寫,“著”字“事”字與展覽作品中的“著”“事”一模一樣,其余文字的用筆、結構幾近相同。黃炎培生于1878年,雖然長馮國華23歲,兩人卻有著深厚的友誼,1932年馮國華在擔任寶山教育局局長之際,黃炎培贈予馮國華一副對聯,對這位后生寄予厚望:無限青春及時奮進,當前大任來日方長。馮國華在1935年6月的刊物《社教通訊》中寫有一篇《從我的身體說到民族隱憂與民族復興》,其中說起1930年8月時,他同黃炎培等友人前往鎮江橋頭鎮參觀冷御秋辦的學校:“黃先生亦是五十歲以上的人,爬山越嶺,體健車輕;今年夏天至徐公橋開會,熱度在百度以上,客多車少,我們一行江問漁、俞慶棠諸先生由黃任老領導由徐公橋步行至安亭車站,雖汗涔涔下,而任老精神矍閃,步履甚健,吾們青年人,尾隨其后,倒覺有些吃力。”馮國華犧牲時黃炎培正在香港前往廣西梧州的船上,抗戰勝利后回到上海才見到這份手稿,懷著人琴之慟,寫下了那幾行字,繼而加以裝訂,作為史料收藏了起來。

馮國華犧牲后,署名“W莉”的作者寫了一首悼念他的詩——《他是光榮地犧牲了》:

忽然有人來告訴我:“馮國華死了”!

呵,我真沒有勇氣問下去,“他究竟為啥事體呀”?

我知道怎樣的人,將會怎樣的死

馮國華原是我的朋友

雖談不上知交

我卻深深了解他;

“他是中華民族的好兒女,好戰士”!

他是永遠走在民眾的前面

英勇的戰斗,壯烈的犧牲

正如北極星無比的燦爛,美麗!現在馮國華君

他是光榮地犧牲了!

哦,鮮紅的血,灑遍了原野,象征了戰斗的快慰!

據說,他是被人斫了腦袋!

呵,敵人的殘酷,正見他死的偉大!我可這樣想像吧;

他死時候,滿臉閃耀著戰斗的光輝!他死時候,滿臉浮現著勝利的微笑!

哦,這臨難不茍的精神,我們應該虛心的學習,誰說馮國華君死了,喂!他并沒有有死呀!我們正堅強地踏著他的血跡前進!

中華民族優秀的兒女,都向他致無限的敬意!可是沒有人敢寬恕他。“他太輕視生命了!

敵人早注意他的行蹤,他卻不小心提防

正如敵人布置好牢籠,他還拼著命沖進去”!

終于是,我們不能再見他了,在這——血斗的世上!

接著10月22日的《申報》刊發了他犧牲的消息:“自從上海陷落,上海教育界固然出了徐韞知等敗類,但是率領門徒從事游擊、捍衛國土,因彈盡援絕,因以身殉國者,亦大有人在,如最近在松江泗涇力戰而亡之馮國華先生,即其一也……”

《譯報周刊》是“孤島”時期中共地下黨組織在上海創辦的進步刊物,創辦于1938年10月10日,1939年6月22日被迫停刊,雖然刊行的時間較短,卻在短短的九個月里,以幾百名作者的文章,傳遞了宣傳抗戰、動員民眾的大量信息。作者中有領袖、有名人、有革命家,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宣傳了中國的抗戰,同時宣傳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有的說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更多的宣傳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尤其是抗日初期艱難的敵后戰場。11月的周刊,刊發了署名“雷迅”的文章:《悼馮邁櫻先生》。他說:“多么誠懇又熱情的邁櫻先生,個子高高的,面孔方方的,那雙炯炯發光又紅又潤表現著熱烈情緒的眼睛,特別在演講時,數述日軍在中國的殘暴行為,與中國民眾遭難的慘狀,他好像要掉下眼淚,用他的指頭連續敲著黑板上寫出的要點,語氣非常堅定,頭偏側著似在思想,同時注視著聽眾的回應。他那教育家的姿態,和中華民族戰士的精神,永遠留在我腦海里,在我聽到他殉國的消息,這種印象的波瀾更加倍激蕩著……”

手稿寫于1937年9月25日,是全面抗戰的第一年,馮國華在文末說:“這次的抗戰,時間是長期的;這次的抗戰,地點是全面的;這次的抗戰,分子是全民的。所以凡是中華民族的人,都應當集中精神,直接間接地做抗戰的工作,不僅僅是防止漢奸,或消滅漢奸已算盡抗戰的能事,同時更應當積極地做抗戰工作,來解放垂危的中華民族。”


作者簡介

唐吉慧

唐吉慧,上海寶山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市作家協會理事、寶山區作家協會副主席、同濟大學客座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寶山區新聯會會長、寶山區青聯副主席、寶山區文聯副主席、上海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等。

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和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寶山參加“滬派江南”特色村落營造試點設計主題展

寶山區新增241套“電子警察”,具體點位在→

寶山開通兩條免費就醫專線,破解北部居民“看病難”

編輯:潘喬雨

資料:寶山統戰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寶山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海寶山 incentive-icons
上海寶山
上海寶山發布
43433文章數 12594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貴安新區:三年大變樣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科技| 宁德市| 龙山县| 罗源县| 嘉义县| 油尖旺区| 米易县| 扬中市| 铜川市| 定日县| 枝江市| 马公市| 涡阳县| 垫江县| 台北市| 张家川| 延寿县| 灵山县| 桂东县| 贡觉县| 浑源县| 新余市| 来宾市| 南投县| 苏尼特右旗| 铜鼓县| 汤阴县| 个旧市| 临洮县| 阿拉尔市| 漳州市| 井冈山市| 休宁县| 永春县| 嘉荫县| 和平区| 石屏县| 南乐县| 乌审旗| 高邑县| 黑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