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江西,這片充滿紅色底蘊的革命圣地,如今正依托ICT新質生產力,在數字經濟浪潮中強勢崛起。從南昌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建成,到中國電信鄱陽湖智算中心運營,從5G深度融入各行各業,到新型工業化示范項目不斷涌現,江西在信息通信領域成績斐然,有力推動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為全面發掘江西數智轉型的生動實踐,探尋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江西模式”,工信智媒體(通信世界)特推出“數智江西”專刊,帶您感受紅色基因與數字浪潮交織的強大力量,領略江西在數字時代的奮進姿態。
南昌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 駱軍
當前,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正加速應用落地,社會各領域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數字經濟深刻改變了生產生活方式。南昌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駱軍在接受工信智媒體(通信世界)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南昌市積極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全面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新型工業化水平邁向新臺階。未來將始終堅持“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目標要求,堅定制造業立市,加快構建具有南昌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創新提質
數字經濟發展可圈可點
駱軍表示,近年來南昌錨定“江西省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區”建設目標,出臺《南昌市“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關于深入推進數字經濟“一號發展工程”全力打造全省創新引領區行動方案》,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行動指南。同時,聚焦移動智能終端、芯片制造等重點賽道,引進和培育了華勤電子、晶能光電、兆馳半導體等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數字經濟龍頭企業,構建起以移動智能終端、LED為主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在多方面合力驅動下,南昌數字經濟發展取得積極成效。規模總量持續攀升。2024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達到738.47億元,增速為10.1%。核心產業持續壯大。規模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收達2735.1億元,同比增長16.1%。實數融合加速推進。在制造業領域,全面建成一批“5G+智慧工廠”,2024年新增上云企業25815家,累計達79002家;在服務業領域,依托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開展“樂購洪城”等多場線上促銷活動,全市網絡零售額達758.56億元,同比增長12.7%。數字基座不斷夯實。累計建設5G基站24663個,5G網絡在全省率先實現主城區100%連續覆蓋和行政村100%開通。算力布局持續優化,江西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工業強市
新型工業化走深向實
2024年,南昌全面落實省會引領戰略,堅定制造業立市,以“8810”行動計劃為抓手,全力以赴穩運行、抓項目、強鏈條、優服務,推動全市工業經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工業增長更“穩”。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連續9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2%,在全國省會城市中保持“第一方陣”;全市規上營業收入增速、工業投資增速、規上利潤增速等指標均保持兩位數較快增長;推進5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510個,數量居全省第一;南昌位列2024年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第47位,較上年前進5位。
發展質效更“優”。全市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5.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6個百分點。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64家,連續三年保持增量全省第一,總量達796家,首次躍升至全省首位。“智改數轉”全面鋪開,完成診斷驗收企業超1400家,啟動改造企業超400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快速推進,超270家企業通過驗收。
鏈群協同更“緊”。深化實施產業鏈“鏈長”制,綜合開展調研座談、技術對接、市場拓展、金融保鏈強鏈等活動超140場。南昌參與的長三角(含江西)大飛機集群、鷹饒撫昌(鷹潭、上饒、撫州、南昌)銅基新材料集群入選國家級集群,航空制造業集群獲評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全市重點產業鏈增加值實現兩位數增長,電子信息全產業鏈營業收入突破2700億元,在全省的首位地位更加穩固。
創新動能更“強”。全市研發投入強度突破2%,在全省一類地市中排名第一;瑤湖科學島、未來科學城等重大創新平臺加快建設。年營業收入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研發機構實現應建盡建、全覆蓋,南昌進入全球百強科技集群名單。加快培育高成長型科技企業和創新型領軍企業,累計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3648家、高新技術企業1854家,建成省級重點實驗室14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11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15家。
齊頭并進
產業“護城河”愈加穩固
“南昌深入貫徹實施省會引領戰略,全力做好‘有中出新、新興向強、無中生有’三篇文章,加速構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瘪樮娭v道。
推動傳統特色產業“深度轉型”。重點推進“三個升級”:設備迭代升級,搶抓國家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機遇,積極爭取國家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鼓勵中小微企業實施“微技改”和“零地技改”,力爭全年推進500萬元以上技術改造項目500個以上;數字賦能升級,“點線面”結合推進“智改數轉網聯”全覆蓋,推動省市共建、共創國家級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力爭培育“小燈塔”企業30家、“數字領航”企業5家、數字化轉型試點集群6個,新增上云企業10000家;綠色轉型升級,打造一批綠色工廠和綠色供應鏈,著力培育一批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和國家重點用能行業能效“領跑者”。
推動新興支柱產業“做優做大”。鼓勵電子信息產業向設計研發深度延伸,加快南昌和大灣區電子信息物流“直通車”建設,力爭2025年電子信息產業鏈營業收入突破3000億元。支持汽車產業向智能網聯領域拓展,推進昌撫(南昌、撫州)汽車工業走廊建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區域間協作配套水平,力爭2025年汽車整車產量突破55萬輛。加快長三角(含江西)大飛機、鷹饒撫昌銅基新材料兩大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協同建設,積極培育具有鮮明比較優勢的本地域特色產業集群,為新興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加快在未來先導產業“搶占賽道”。制定發布《南昌市培育發展未來產業2025年工作要點》,支持有條件的縣區、開發區申報省級未來產業先導試驗區,構建集“先進技術研發、高端智能制造、前沿場景應用”于一體的未來產業生態。聚焦AI、VR、低空經濟、先進材料、新能源等重點方向,制定“一賽道一專班”培育方案,推動全市未來產業創新發展。
駱軍表示,下一階段,南昌將完善從落地開工到竣工投產的全流程跟進機制,加快推進贛鋒鋰電電芯及PACK自動化制造、兆馳光聯光器件及光模塊產品生產基地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全市121個項目增長點投產達效,力爭全年推進億元以上項目360個、總投資超2400億元,以項目建設之“進”筑實產業發展之“基”。
展望“十五五”
數字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駱軍表示,未來南昌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高端化升級。聚焦制造業價值鏈重構,加大對高端制造業的支持力度,依托太行國家實驗室江西創新中心等重點平臺,引導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加強技術引領型品牌培育,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加快智能終端、航空裝備等重點領域核心技術突破,推動產業結構向高端化邁進,提升制造業在價值鏈高端的占比水平。
智能化變革。深入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開展“機器換人”“設備換芯”“生產換線”行動,加快推廣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數字化自動產線等智能裝備(產線),加大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先進工藝的應用力度,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等環節實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促進生產效率和安全生產水平雙提升,培育一批智能制造標桿企業(示范項目),創建一批示范應用場景。
綠色化轉型。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推動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加強節能減排和環保設備的推廣應用,支持企業與科研院所建立“市場需求+綠色技術創新”雙向對話通道,加快綠色化改造,構建低成本、高成效的綠色化轉型體系。
集群化發展。堅持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相結合,鼓勵引導相關聯企業縱向配套、橫向協作,加快企業集優集聚,促進產業集群化發展。一方面,完善產業鏈招商和服務體系,積極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鏈主”企業,引導上下游企業縱向配套,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競爭力和穩定性。另一方面,加強產業橫向協作,積極發展配套生產性服務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促進技術交流、資源共享和市場對接,增強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支撐作用,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壯大。
*本文刊載于《通信世界》
總第967期 2025年5月10日 第9期
——2025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特刊
數智江西 | 深化實數融合,建設“數字江西”
數智江西 | ICT新質生產力驅動革命老區推進新型工業化
5·17“贛”快來 | 下一代光網技術策源與發展論壇即將召開
作者:朱文鳳
責編/版式:王禹蓉
審校:王 濤 梅雅鑫
監制:劉啟誠
【通信世界新媒體矩陣】
央視頻 | 微軟MSN | 視頻號 | 微博 | 今日頭條 | 百家號 | 網易號 | 搜狐 | 騰訊新聞
新浪看點 | 雪球號 | 抖音 | 快手 | 愛奇藝 | 知乎 | 嗶哩嗶哩 | 咪咕視頻 | CSDN | 36氪
【新媒體團隊】
監制|劉啟誠
審校|王濤 梅雅鑫
編輯|王禹蓉
視頻制作|蓋貝貝 黃楊洋 盧瑞旭 蔣雅麗
運營|林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