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5月10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圓滿結束對俄羅斯國事訪問并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后回到北京。此訪期間,中俄雙方發表了關于全球戰略穩定的聯合聲明,強調不能以犧牲他國安全來保障自身安全,應當摒棄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通過平等對話磋商解決各自關切,致力于構建建設性大國關系。這是繼2016年、2019年之后,中俄雙方第三次就全球戰略穩定問題發表聯合聲明,充分體現了中俄對該問題的重視,以及努力維護和加強全球戰略穩定的大國擔當。
核武器是懸在人類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在它尚未被全面禁止并最終徹底銷毀之前,戰略穩定特別是核武器國家之間的核戰略穩定是世界和平與安全的重要保證,國際社會必須將核戰略穩定放在全球戰略穩定的核心關鍵地位。然而當今世界,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無減,冷戰思維、強權政治、霸權擴張卷土重來。中俄再一次就全球戰略穩定問題發表聯合聲明,有助于促進國際社會就全球戰略穩定凝聚共識,有助于合力應對各種危害全球戰略穩定的逆流,有助于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和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
“不打核戰爭”“避免陷入惡性軍備競賽”已是國際社會的共識,東盟、非盟、“新議程聯盟”及眾多無核武器國家均呼吁核武器國家采取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如今,戰略穩定不僅包括軍事上不沖突、不對抗,也包括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僅包括核領域穩定,還包括外空、網絡、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的穩定。需要看到,當前地區熱點此起彼伏,牽涉其中的核武器國家關系緊張,個別大國斥巨資升級“三位一體”核力量,通過“核共享”“延伸威懾”安排打造“核聯盟”,還把陸基中短程導彈部署在其他核武器國家的家門口,這些做法為國際安全帶來巨大風險,給當今世界的核戰略穩定造成嚴峻挑戰。
在這一歷史節點,中俄再次就全球戰略穩定發表聯合聲明,是為了捍衛二戰后的國際秩序以及《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為了將五核國在關于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中“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的原則落到實處,切實降低核戰爭、核沖突的風險,消除惡性軍備競賽的隱患,防止不負責任的新型核擴散行為,遏制沖突向新興領域蔓延。國際社會看到,在為維護全球戰略穩定注入正能量這件事上,中俄在做實事。
中俄在聯合聲明中提出一系列具體而可行的建議。例如,聲明強調針對危機和沖突采取預防性措施理應優先于“管控”對抗及對抗升級,表示“雙方致力于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反對個別國家“將有關機制用于對他國的技術和經濟遏壓,以及實施非法單邊限制措施”。這些都值得國際社會認真傾聽。聲明還就防止外空武器化、充分遵守《禁止生物武器公約》、人工智能技術軍事應用等提出了鮮明主張,為完善新興領域全球安全治理指明了方向。
當今世界人民命運與共,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只有共同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多邊體系,維護二戰以來形成的國際秩序,才有可能實現共同安全。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安全亂云飛渡之際,中俄作為二戰戰勝國、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已經并將繼續為全球戰略穩定作出不懈努力。與此同時,在全球構建全面、綜合、可持續安全,還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