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袁世凱貼身侍衛陶樹德回憶:袁世凱每天5點起床后,先喝雞湯、牛肉湯開胃;7點左右吃一大碗小母雞燉的雞絲面和兩個肉包,有時候,一頓就要吃十幾個雞蛋;之后每隔一小時就要喝人參茶,吃一碗鹿茸溜溜縫。
袁世凱相信能吃是福,能吃代表著能干,當上了大總統之后可勁兒給自己進補,上面這些飯還只是袁世凱一天飯量的一小部分。
如此一來,口腹之欲是滿足了,袁世凱的胃就遭罪了。袁世凱復辟不久后猝死,很多人都對他的死因進行了考究,袁世凱生前不同尋常的飲食習慣,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袁世凱從小就是富戶家的少爺,這一生基本都不愁吃穿,這世上的好東西,袁世凱基本都嘗遍了,為何到了晚年還這么“饞”呢?
最重要的原因是,袁世凱十分怕死,總是在擔心自己活不長。袁世凱的憂慮不是沒有來由的,他的生父和養父,都是在50歲上下突然去世的。
在袁氏大家族中,袁世凱的近親男性親屬,基本都壽命不長,爺爺40多英年早逝,活得最久的是堂叔,但也只有52歲而已。
隨著袁世凱的官越做越大,他就不由得擔心起來,自己掙出來的榮華富貴,究竟能享受多久。
古代皇帝到了一定程度,就開始追求長生不老,袁世凱也是這個思想,他選擇的方式就是大口吃肉,酣暢淋漓的進食。
袁世凱身邊的人說,他一直保持著充沛的精力,就是因為平常吃飯大快朵頤,吃得多就有勁兒。
袁世凱從大早上開始,就要吃一碗雞絲湯面,還要就著四個大饅頭和6個雞蛋,都是飽腹感特別強的“熱量炸彈”。
袁世凱當上大總統是一道分水嶺,之前袁世凱吃得多,什么清蒸鴨子、黃河鯉魚,各種貴重食材都是袁世凱飯桌上的家常菜。
當上大總統之后,袁世凱的吃法更加土豪,人參鹿茸、靈芝蟲草等名貴藥材,跟調味小菜一樣可勁兒吃。
清蒸鴨的鴨子,是高粱就著磨碎的鹿茸喂出來的大肥鴨,百年難遇的上品人參,袁世凱平日里當零食一樣嚼。
從早到晚,山珍海味進食后,是珍貴藥材輪番進補,每天都是如此循環,袁世凱喝的一口水里,都是好幾種天價藥材泡的。
袁世凱的“瘋狂進補”,在他當上大總統后達到了巔峰,他的這種“暴發戶”式進補的后果,體現在他越來越大的肚子上。
據袁世凱身邊的人說,他胖到走起路來搖搖晃晃,像一只滑稽可笑的鴨子。不管是親人還是親信,沒有人敢質疑袁世凱的“養生之道”,就像他越走越偏的復辟之路。
袁世凱倒行逆施的稱帝,得到了全國上下的反對,袁世凱每日戰戰兢兢,到處尋求支持,鞏固自己的權力。
可越是如此,反袁世凱的浪潮也越強烈,袁世凱本人惶惶不可終日,就在吃飯上越來越極端,希望那些珍貴食材和名貴藥材,能把自己的身體養成“金剛不壞之身”。
袁世凱的瘋狂行徑當然沒有好下場,在外他人人喊打眾叛親離,即使袁世凱愿意退一步,重新回到中華民國,也沒有人愿意支持他的“鬼話”了。
在內袁世凱的瘋狂進補得到了反噬,這種暴飲暴食的習慣,其實給身體帶來很大的負擔,就算是一個健康的人,照袁世凱的吃法也得吃出毛病。
在袁世凱生命的最后180天,他每天要吃上10頓飯,可是卻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精力百倍、氣勢如虹。
吃的越多越好,袁世凱反而越來越虛弱,最后癱倒在病床上,凄涼且悲慘地迎來了自己結局。
后人猜測,袁世凱暴飲暴食的一個原因,是他有家族遺傳的糖尿病,本該克制飲食,小心控制進食的熱量。
可是愚昧無知的袁世凱,一昧信奉自己能吃多干的信條,最后把自己“吃”死了。
袁世凱進補了一輩子,大魚大肉、名貴藥材,最后活到57歲死了,跟自己的爺爺和父親相比,袁世凱確實做到了活長一點兒。
半生的努力換來83天膽戰心驚的皇帝生活,最后在病床上飽受尿毒癥折磨,袁世凱死亡的那一刻,不知道有沒有后悔。
參考資料:《袁世凱傳》、《我在北京總統府12年的見聞》收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