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現在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非常尷尬!
關稅戰沒有贏家,只有止損的早晚之別。而這場博弈的代價,正讓美國陷入騎虎難下的境地。
“先開槍后思考”的代價
時間回到今年4月,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布對34個主要經濟體加征差異化關稅,其中針對中國商品的稅率從年初的20%一路飆升至145%。這一決策被美媒形容為“先開槍后思考”的典型操作——缺乏供應鏈調整預案,更無視經濟規律的基本邏輯。
這么一搞,普通民眾的生活最先感受到沖擊。
紐約皇后區超市里,原本售價32美元的熊貓玩偶標價漲至80美元,香蕉和咖啡價格分別上漲46%和17%。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四口之家年均食品支出增加3800美元,底層家庭可支配收入下降5.5%。
當馬斯克在社交媒體怒斥“無腦政策讓特斯拉血虧”時,共和黨內部也出現分裂——原本支持關稅的中西部議員發現,鋼鐵行業新增的1.2萬個崗位,代價是下游制造業流失18萬就業。
特朗普團隊曾將關稅視為遏制中國科技崛起的殺手锏,但現實很骨感。
盡管美國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層層加碼,華為卻在5月發布搭載國產14納米芯片的新機型,良品率突破90%。
更讓華盛頓焦慮的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歐洲市場占有率突破25%。
技術封鎖反而加速了中國創新體系的進化。
美國企業的損失賬單更具說服力。
福特汽車一季度財報顯示,關稅導致15億美元直接虧損;當特斯拉將上海超級工廠的對美出口占比降至5%,轉而向墨西哥轉移產能時,所謂“制造業回流”的承諾已成空中樓閣。
特朗普的"無差別攻擊"本想用關稅大棒收割全球,卻讓二戰盟友體系在報復性關稅中轟然崩塌,美國財長還在嘴硬"美元不可替代",自家石油霸權卻被沙特阿美用人民幣結算背刺——曾經用航母護航的石油美元,如今連中東王爺都開始拆臺。
面對美方反復無常的關稅威脅,中方展現出清晰底線。
4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重申“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的原則,同步實施稀土出口管制、暫停波音訂單等精準反制。
這些措施沒有停留在貿易對抗層面——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額一季度增長7.1%,對“一帶一路”國家出口占比提升至51.1%,市場多元化戰略有效緩沖了關稅沖擊。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
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曾讓全球貿易萎縮30%,如今特朗普的關稅戰正在重蹈覆轍。美國商會測算顯示,若中美全面脫鉤,美國將損失5000億美元GDP和33萬個崗位,家庭年收入減少287美元。
這些數字背后,是超市空置的貨架、港口閑置的貨輪,以及選民手中貶值的養老金賬戶。
5月8日,特朗普突然改口稱“考慮降低關稅”,背后的算盤打得太響了!
但為時已晚。
民主黨三位前總統聯合發聲抨擊其貿易政策,共和黨內部要求立法限制總統關稅權的呼聲日漸高漲。
當美國街頭出現“我們需要雞蛋,不要關稅”的抗議標語時,這場以“讓美國再次偉大”為名的冒險,最終演變成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尷尬戲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