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5·17”重要講話精神,推動中國特色政治學話語體系建設,5月11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主辦的第八屆“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浦東論壇”在上海召開,與會者圍繞中國特色政治學話語體系建設展開深入交流討論。
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學部委員、上海研究院原院長李培林在致辭中指出,政治學話語體系建設是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政治學界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扎根中國政治實踐提煉話語素材,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賦予話語文化底蘊,構建開放包容的話語體系,提升中國政治學國際話語權。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王為松表示,構建中國特色政治學話語體系,要堅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場,以現實需求為出發點,堅持問題導向和多學科協同創新,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國式現代化推進過程中,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理論支持。
上海大學黨委書記、上海研究院院務委員會主任成旦紅強調,推動中國特色政治學話語體系建設,既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也要從國際視角出發,講好中國故事。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中國政治學會常務副會長張樹華概括了新時代中國政治學構建自主知識體系的總體情況。他認為,中國政治學的中國性、自主性愈發凸顯;學科發展形成“頂天立地、上下貫通”的研究態勢;黨的領導、國家治理等核心命題研究成果豐碩。
論壇重點研討了中國特色政治學話語體系建構方法、學科發展中的新知識等。與會者認為,在基礎理論構建層面,需從話語體系建構中汲取人類知識經驗,明確自主話語體系的生成邏輯,把握其在時空維度的動力學特征,突出歷史傳統、現實情境和地域文化特色。在綜合實踐層面,要將政治發展實踐與話語體系建構相融合,從實踐中汲取理論的生命力,在實踐中鍛造話語的解釋力。
此外,與會專家還討論了學科新發展,深入分析了政黨理論、文明國家、協商民主、國家信息能力建設等議題。
華東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陳玉剛在會議總結時指出,與會專家從理論和實踐層面為中國特色政治學話語體系建設提供了新思路與新方法。本次論壇凝聚了各方智慧,為中國特色政治學話語體系建設注入新動力,助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相關成果在后續研究與實踐中將持續發揮作用,助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征和國際影響力的政治學話語體系。
上海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曉霞主持會議開幕式。本次會議由中國政治學會、華東政法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承辦。
原標題:《扎根中國實踐,推動中國特色政治學話語體系建設》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圖片編輯:曹立媛 編輯郵箱:shhgcsxh@163.com
文內圖:查建國 攝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王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