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上午,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司主辦、國家衛生健康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首都醫科大學共同承辦的首期大學生鄉村醫生示范性培訓班在北京舉辦。全國各省份推薦的100余名優秀大學生鄉村醫生代表參加培訓。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編辦有關司局和直屬單位負責同志,首都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呼文亮,黨委副書記、校長吉訓明院士,騰訊集團公共事務部總監王海英出席開班式。
首期大學生鄉村醫生示范性培訓班,既是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務實行動,也是為鄉村人才隊伍注入新鮮血液、夯實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根基的重要舉措。開班式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領導宣讀了對大學生鄉村醫生們的鼓勵和問候,并對學員們提出三點希望:一要立根鑄魂,做不忘初心的堅守者;二要精進本領,做健康鄉村的排頭兵;三要嚴守底線,做醫德醫風的踐行者。希望大學生鄉村醫生們在廣袤的鄉村土地上,用青春書寫守護生命的篇章,用奉獻詮釋醫者仁心的擔當;堅定職業取向,加強理論學習培訓和一線實踐歷練,堅持為民服務,展現新時代新村醫的風采。
吉訓明代表首都醫科大學向參加培訓班的學員和蒞臨開班式的領導嘉賓致以歡迎與感謝。他表示,此次培訓班是落實《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的意見》的重要舉措。吉訓明介紹,首都醫科大學建校65年來,為全國輸送了10余萬名醫療衛生人才,首醫的附屬醫院承擔著北京市半數以上醫療服務,在基層衛生人才培養領域長期發揮引領作用,比如率先建立全科醫學教育體系,培養大批扎根基層的全科醫生。吉訓明表示,學校將繼續發揮23家臨床醫學院及多學科資源優勢,以“留得住、用得上”為目標,在學歷教育、能力提升等方面提供持續支持,助力構建“引得進、留得住、能發展”的基層衛生人才生態,為鄉村振興和健康中國建設貢獻首醫力量。
5月11日,首期大學生鄉村醫生示范性培訓班在京圓滿落幕,學員順利完成培訓,獲得結業證書。本次培訓作為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的重要配套措施,聚焦提升學員崗位勝任力,課程涵蓋基層衛生健康政策法規、基層常見癥狀鑒別診斷、中醫藥適宜技術、合理用藥、急救處理、醫學人文等內容,注重提升大學生鄉村醫生的綜合素質,并安排學員赴北京市4家優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現場觀摩,強化教學效果。
國家衛生健康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負責同志在總結講話中強調,鄉村醫生隊伍是基層醫療衛生體系的基石。未來需持續優化培養機制、提升和改進培訓內容,加強遠程數字化課程建設等舉措,為大學生鄉村醫生能力提升不斷提供支持服務。
在交流環節中學員們表示,一定把培訓中的所學所想所悟帶回去。作為基層醫務工作者,能到北京參加培訓機會難得,既近距離聆聽了國家醫療政策的解讀,掌握了實用診療技術,拓展了專業知識,又感受到了首都北京的文化魅力。這不但是一次業務提升之旅,更是一次凝心鑄魂的愛國之旅,堅定了自己扎根基層,服務百姓的決心,用實際行動踐行"健康守門人"的誓言。
首都醫科大學全科醫學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中國社區衛生協會社區衛生繼續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浩教授表示,學院在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明確發展定位,服務國家和北京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積極發揮好智庫和排頭兵作用。接到此次培訓任務,學院高度重視,調動了最優秀的師資力量為學員們授課,既有首醫、清華、北大等院校和臨床附屬醫院的頂尖師資加入到培訓中,還邀請了首都醫科大學杰出校友、“人民醫護工作者”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路生梅先生為學員講述自己為基層群眾健康服務的奮斗歷程,許多學員聽到路先生的先進事跡都感動得潸然淚下。下一步,首都醫科大學全科醫學與繼續教育學院將充分利用學科優勢和平臺優勢,把全科醫學理念和發展成果像種子一樣播撒向全國,扎根于每一位基層醫務工作者心中,守衛好基層衛生醫療服務體系的“最后一公里”,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而不斷努力奮斗。
首都醫科大學 全科醫學與繼續教育學院宣
撰稿:胡月 王蕾 審核:吳浩
↓近期活動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