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國際范圍內今年上半年影響力最大的熱門事件,除了依舊持續的俄烏沖突之外,就莫過于中美之間的關稅戰爭了,從4月初開始,美國就率先動手,十分具有針對性地提高了中國商品的進口關稅,而且還一路飆升,目的十分明顯,就是要打壓和制約中國。
美國的這次雷霆手段對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和貿易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中國方面則選擇淡定接招,同步提高對美商品關稅的同時,還采取了多種其他反制措施,比如限制各種商品的出口,對美國的部分相關企業進行制裁等。
雙方在劍拔弩張之后,美國終于松口,雙方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似乎不想再打了,中國和美國于5月12日坐到了談判桌上,就中美雙方的關稅和貿易問題展開了長達兩天的緊張會談,從最后的結果來看,這場談判非常奏效,中國即將取得非常重要的成果。
中美博弈與美方讓步
美國向來是一個推行自己霸權主義的存在,無論是早期的朝鮮戰爭還是后來的海灣戰爭,美方向來是獨斷專行,甚至繞開聯合國我行我素,基本沒有做出過什么讓步與妥協,但在近期與我國的關稅爭奪之中,前后態度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起初二度上臺的特朗普似乎想要上演一出新官上任三把火,4月份開始就主動發起了對中國的較量,以關稅政策為幌子,將針對于諸多國家的稅率提高了好幾番,對中國更是一漲再漲,從最初的34%直接飆升到了后來的100%以上。
試圖通過這種手段讓中國在貿易和稅務問題上做出妥協。
只是特朗普政府再怎么也沒有想到,在這樣的消耗與對峙之中,損失最大的卻是美國,以經濟衰退為主的諸多不良現象,也是中美雙方能夠坐到談判桌上的主要背景之一。
言下之意就是美國的關稅霸凌政策讓本國遭到了巨大的反制,對經濟和政治層面都造成了巨大影響,中國不僅接下了這次戰爭,還打了一場非常漂亮的反擊,在局面逐漸陷入僵化之際,以特朗普為首的美國政府不得不做出一些調整來緩和國內緊張的情況。
所以雙方才有了談判的可能,否則這場關稅戰爭將會繼續持續。
從美國國內的形勢來看,首先是其不合理的關稅政策引發了諸多盟友的不滿,像越南這樣主要國民生產總值依靠與美國貿易的國家,就因為美國的關稅增長而給國內經濟帶來了巨大的下行壓力,類似加拿大,歐盟等諸多國家都是如此。
所以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同樣對美國的商品加征了關稅,而我國則更加貼切,早從美國頒布關稅政策開始,對方提高一次,我國就提高一次,雙方是你追我趕,互不相讓。
而美國見狀依然不知收斂,于是中國就打出了自己的王牌,那便是直接限制各種資源對美國的出口。
以稀土為例,到目前為止,被譽為工業維生素的稀土礦產已經被世界多個國家作為戰略性礦產來抓,而美國也早在2010年以后就對本國的稀土資源進行了瘋狂開采,由于對本國稀土產量的過度利用,美國的礦產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2010年時,美國的稀土產量尚且居于世界第二,而到了2023年,新系統總儲存量已經變為原來的10%,這種巨大的消耗造成了國內稀土含量的緊缺。
要知道稀土是一種能用于各個領域的“萬精油”礦物,煉鋼,鑄鐵,有色金屬甚至合金生產都需要有系統的參與,不僅如此,本國的石油工業,航空航天等高新技術產業之中,稀土都是不可缺少的存在。
如今伴隨著國家與科技的進步,美國方面對稀土的利用逐漸從國內的開采轉變為從國外進口,儲量居于世界第一的中國自然是其重要的戰略合作伙伴。
如今伴隨著中美關系的緊張以及稅率的提高,中國干脆直接切斷了對美國的稀土供應,這意味著我方直接扼住了美國科技發展的咽喉,國內的諸多領域都將因為缺少稀土資源而停滯不前。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生活基本用品進口渠道的切斷,美國國內大量中國制造的減少會直接引起本國的通貨膨脹,將造成進一步的商品哄搶和物價提高,隨之而來的是地方上矛盾的加劇。
因為關稅問題而切斷和美國的多方合作之后,不僅造成了美國的經濟衰減,還引起了諸多州對特朗普政府的聲討,畢竟這些為美國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各大洲,大多依靠的都是國外合作。
如今這些曾經的合作伙伴都因為美國的無理關稅而選擇了放棄或者孤立,這對于每個州的經濟發展所造成的打擊是極大的,尤其是美國的企業,原本的產業鏈就依靠經濟全球化的浪潮。
如今因為不合理的關稅政策而導致特斯拉以及波音公司等諸多制造業缺少零件的供應,甚至一度因為關稅所導致的造價過高而出現了許多取消訂單的情況。
與中國的談判與協商
這種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需求而采取的不合理關稅措施實際上已經對美國造成了諸多反噬,尤其是失去了中國這一塊龐大的市場。
美國要想繼續保持國家經濟的平穩運行,就必須停止和中國的關稅戰爭,尋求合作的可能,看到國家經濟發展的特朗普其實早就進行了暗示,但中方同樣也給出了和談的前提。
畢竟這場關稅戰爭是美國錯誤在先,總不能停止和進行都由美國說了算,要想和中國談判不是不行,但美國方面首先應該表現出充足的誠意,不能僅靠特朗普的暗示就和中國重回合作狀態,這未免也太過草率了。
所以雙方在5月12日展開了新一輪談判,美國在此次關于經貿與合作的商議之中作出了很大讓步,首先就是取消針對中國的一切不平等關稅,重新回歸于10%的基準稅率狀態,這是雙方談判的前提。
在美國對其關稅政策進行調整和取消之后,我國也給予了十分積極的回應,多種關稅的反制措施同步取消,中美雙方開始以彼此的利益尋求全新的共同點。
在這次談判之中,中美雙方達成一致,只有兩國做到相互尊重,彼此的經濟才能夠健康,共同發展,這一點美國表示十分贊同,從對中國合作伙伴的全新稱呼上就可以看出來。
另外雙方在分歧和貿易之中難免會產生一定的摩擦,但無論是哪一方都不應該首先讓矛盾激化,而是及時對分歧進行解決,避免進一步擴大矛盾。
隨后就中國與美國的經濟貿易問題雙方展開了深刻討論,并且達成了多邊貿易合作的共識。
這也算是此次談判中所獲得的一個積極結果,中美之間從競爭走向合作,意味著全球范圍內經濟局面在短時間內可能會處于一種穩定狀態,畢竟從最初的局勢來看,中國和美國同作為世界上的兩大經濟體,和諸多國家之間或多或少都存在合作關系。
如果關稅戰爭在持續,那么全球的產業鏈將會不斷遭到損害,從而拉低許多國家的經濟增長,如今中美的合作不僅為兩國增加了許多可能性,更加為世界經濟的增長創造了一個光明的前景。
談判中的重要成果
此次談判緩和了中美之間的關系,對于我國而言也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首先是對美商品的關稅實際上出現了下滑,雖然雙方都有所保留,但關稅降低是不爭的事實,這也讓未來雙方有了更多磋商和討論的可能性。
其次就是在談判過程之中,我國堅定維護了自己的核心權益和自主權,言下之意,我國在談判之中所取消的諸多反制措施之中,并沒有在稀土資源出口以及科技自主權等關鍵領域進行讓步,這也是作為底牌我國絕不妥協的地方。
這樣的一個結果意味著我國在未來和美國的談判之中依然保留了重要籌碼,在走向上不會受制于美國,也算是起到了未雨綢繆的重要作用。
另外就是中美雙方同意建立了貿易磋商機制,也就是說開創了一個模板,在以后中美之間發生貿易問題時,可以通過這一機制將雙方的談判常態化,有問題就解決問題,有效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和升級。
最后就是中美雙方的談判為國際經濟社會帶來了十分積極的影響,在中美聯合聲明發布之后,全球資本市場出現了顯著的回暖,美股,港股和A股都出現了上漲,人民幣匯率也出現升值。
經過這次商談,中美之間的關系出現了明顯的緩和以及樂觀預期,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再產生爭端,從而影響全球范圍內的貿易。
所以說這次談判是中國的勝利,美國在多重因素的作用和倒逼之下不得不選擇松口,老老實實坐在談判桌上和中國商討,至于未來可能出現的不確定因素,則需要兩國共同商議和解決。
參考文獻
[1]劉麗靜.稀土及其應用的重要性[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4,(03):36-37.
[2]鐘聲.平等對話是解決大國間問題的正確之道[N].人民日報,2025-05-10(003).
[3]屠新泉,劉玥君.權力轉移與秩序變遷:WTO的歷史與未來[J/OL].國際經濟合作,1-13[2025-05-12]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