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觀察者網 齊倩
特朗普政府4月初宣布“對等關稅”后,歐盟是首批對美談判的經濟體之一。
迄今,美歐談判未達成任何突破。為打破僵局,歐盟上周剛向美國做出讓步,并打出“中國牌”,許諾與美國共同對付中國所謂“產能過剩”。但隨后不久,中美經貿會談取得成果,美國總統特朗普立即把炮口轉向歐盟,炮轟歐盟對美國“非常不公”,施壓歐盟做出“重大讓步”。
“歐盟遭到冷落,被特朗普不屑一顧,”5月12日,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Politico EU)刊文指出,近期一系列事態發展,暴露了美歐這對曾經親密盟友之間的深刻裂痕。
“歐洲并非美國的優先考慮對象,我認為在任何領域,無論是貿易、國防還是其他任何領域,歐洲都不是美國的優先考慮對象,”歐洲對外關系委員會高級政策研究員阿加特·德馬雷表示,“當然,這對于與美國官員討論的歐洲人來說,會有些意外。”
報道提及,5月10日至11日,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在瑞士日內瓦舉行,雙方同意在90天內降低關稅,將稅率下調115%。這一消息迅速引起國際社會和市場的高度關注,外界普遍認為,這是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在解決貿易爭端過程中邁出的重要一步。
在此之前,美國上周與英國達成協議,將降低對英國汽車和鋼鐵出口征收的關稅。
當地時間12日,特朗普將炮口轉向歐盟,猛批歐盟存在不公平貿易行為,包括對進口美國汽車設置壁壘等。他同時預測,歐盟會在貿易問題上向美國“做出重大讓步”,因為美國“掌握著所有的牌”。
5月12日,特朗普在白宮回答記者提問
Politico EU稱,美國與朋友和“對手”都達成了協議,布魯塞爾方面要求美國減免關稅的呼吁卻無人理睬。歐盟以及美歐間價值1.6萬億歐元的跨大西洋貿易關系,被特朗普放在了談判隊伍的末尾。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智庫高級主管喬希·利普斯基表示:“在美國的優先考慮名單上,印度、日本,甚至越南等國家的排位都比歐盟靠前。”
特朗普于4月2日宣布了所謂“對等關稅”,對歐盟稅率為20%。一周后,隨著金融市場崩潰,特朗普在維持10%的基準稅率的基礎上暫停了關稅90天。此外,歐盟還面臨美國25%的鋼鐵、鋁和汽車關稅。隨后,歐盟加緊與美國展開談判,但時至今日,未取得明顯進展。
報道稱,美歐貿易談判代表團已舉行了三次會晤,盡管合照中雙方都面帶笑容,但討論收效甚微,只造成了混亂。這讓歐洲官員感到沮喪,他們認為美方缺乏明確的談判目標,只是在隨意編造故事。
一名了解談判情況的歐盟官員表示:“這太荒謬了。”這位匿名官員在談論美歐閉門會談時坦言:“達成協議可能還需要幾周時間,因為美國似乎多次改變關注點。”
據歐盟統計局數據,2023年,美國是歐盟產品的最大出口目的地(價值5019億歐元),其次是中國(2235億歐元)。同時,中國對歐盟出口的商品份額最大(5162億歐元),其次是美國(3467億歐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朗普在貿易和安全問題上對歐盟采取強硬立場后,不少人認為,這將為改善歐盟與中國關系提供一個機會。但截至目前,歐盟對中國的態度依舊別扭。
歐盟委員會負責貿易與經濟安全事務的副總干事瑪麗亞·馬丁-普拉特上個月曾回應表示,這種想法“非常引人注目,但過于簡單化”。她還說:“我們將面臨這樣一種非常嚴重的經濟分裂,以至于你將在不同的領域談論不同的幾何圖形。”
更諷刺的是,共同遭遇美國關稅和安全威脅的加拿大和歐洲國家,為討好美國,反復打出“中國牌”。歐盟外長卡拉斯多次聲稱,美歐間貿易戰“會讓中國受益”。在3月末的七國集團(G7)峰會上,G7外長在聲明中對南海、臺海等事務指手畫腳,甚至未提“一個中國”。
盡管特朗普已經會見了許多歐洲領導人,但馮德萊恩尚未確定她與特朗普的會面。馮德萊恩上周表示,只有在有“具體的”貿易方案可供談判時,她才會與特朗普見面。
報道稱,為打破僵局,歐盟方面上周提出了一系列潛在的讓步措施,包括放寬數字監管以及共同努力遏制所謂中國“產能過剩”。歐盟同時威脅,如果談判停滯,將對價值100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征收關稅。
歐盟貿易專員謝夫喬維奇5月6日表示,在美國對藥品、半導體、關鍵礦產和其他產品進行貿易調查后,美國關稅可能覆蓋歐盟對美出口總額的97%。他強調,這樣的關稅政策是不可接受的,如果美歐談判失敗,歐盟將采取報復措施。
馮德萊恩近期就美歐關稅談判發表講話 視頻截圖
“西方國家這個時候打‘中國牌’討好美國,還有用嗎?”今年3月,香港《南華早報》刊文問道。
對此,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孫成昊表示,如果歐洲認為打“中國牌”,西方內部矛盾就能得到緩解,那么它們的看法就“過于樂觀和簡單”了。“也許有一天美國可能會將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中國,但前提是歐洲必須在經濟和貿易問題上對美國做出巨大讓步。”
事實證明,歐洲打“中國牌”似乎也并未成功討好美國。
據Politico EU總結,對于歐盟端出來的談判籌碼,美國的回應可謂是“打一巴掌給顆甜棗”。一方面,特朗普的鷹派貿易顧問納瓦羅譴責歐盟反擊措施極具挑釁;另一方面,有美國官員對美歐談判釋放出樂觀態度,稱美國與包括歐盟在內的貿易伙伴之間的貿易談判,“正不斷取得進展”。
Politico EU認為,在特朗普眼中,歐盟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歐盟則希望采取“戰略耐心”的態度,在美歐談判中盡力維護自己的利益。
歐洲打“中國牌”似乎也并未成功討好美國 圖為歐盟旗幟
來源|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