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投資者剛接觸期權的時候,總是把注意力全放在判斷行情上,覺得只要能猜對標的物價格是漲還是跌,就能穩穩賺錢。其實,期權交易沒那么簡單!行情判斷固然重要,但風險管理才是期權交易的核心。今天就用大白話給大家講講,為啥期權交易不能只盯著行情,而要重點做好風險管理。
一、行情判斷:只是期權交易的“入場券”
期權交易確實需要對標的物的價格走勢有個預判。畢竟,如果你連標的物價格是漲是跌都猜不對,那交易肯定很難成功。不過,行情判斷只是期權交易的“入場券”,有了它,你才能開始玩,但光靠它遠遠不夠。
1. 期權價格不只是看標的物價格
和股票不一樣,期權的價格可不是單純由標的物價格決定的。期權價格還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
執行價格:期權的行權價格越高,看漲期權的價值越低;行權價格越低,看跌期權的價值越低。
波動率:波動率越高,期權的價值越高,因為價格波動大,期權盈利的機會就多。
到期時間:到期時間越長,期權的價值越高,因為時間越長,標的物價格波動的可能性越大。
無風險利率:雖然影響不大,但利率越高,期權的價值也會稍微高一點。
如果只盯著標的物價格,忽略了這些因素,很容易虧錢。比如,標的物價格漲了一點,但波動率下降了,或者期權快到期了,期權價格可能還是會下跌。
2. 行情判斷的局限性
即使你猜對了標的物價格的方向,也可能因為其他因素的影響而虧錢。比如,你買了一個看漲期權,標的物價格確實漲了,但漲得不多,而期權的時間價值在不斷衰減,最后你可能還是虧錢。或者,標的物價格波動率下降了,期權價值也會跟著下降。
二、風險管理:期權交易的“護身符”
期權交易中,風險管理比行情判斷更重要。為啥呢?因為期權的損益結構是非線性的,也就是說,期權的盈虧變化很復雜,不像股票那樣簡單。而且期權交易中,買入期權的虧損看起來是有限的(最多損失權利金),但如果不做好風險管理,很容易虧光本金;賣出期權雖然看起來有時間價值的收益,但風險卻可能是無限的。
1. 倉位調整:靈活應對市場變化
成熟的期權投資者都知道,進場時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持倉中的倉位調整。期權的靈活性很強,你可以通過調整倉位來應對市場的變化。
比如,你買了一個平值看漲期權,期待價格上漲。但如果標的物價格下跌,你開始虧錢了,這時候怎么辦?如果你只是死守這個頭寸,很可能越虧越多。但如果你把頭寸調整為一組垂直價差交易(比如同時賣出一個更高行權價格的看漲期權),就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降低損益平衡點,減少虧損。
2. 快速應對,減少損失
期權交易中,市場變化很快,一旦出現風吹草動,投資者需要快速調整倉位。比如,標的物價格波動率突然下降,或者期權快到期了,這時候如果不調整倉位,很容易被市場“打臉”。通過靈活調整倉位,你可以改變損益結構,適應新的市場環境。
3. 避免“墨守成規”
很多投資者有個毛病,一旦買了期權,就死守不動,希望標的物價格按照自己預期的方向走。但市場是無情的,很少會完全按照你的預期發展。除非你對未來行情非常非常有信心,否則死守原始頭寸很難取得好的投資效果。靈活調整倉位,才是期權交易的精髓。
期權交易中,行情判斷固然重要,但風險管理才是核心。期權價格不僅受標的物價格影響,還受執行價格、波動率、到期時間和無風險利率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果只盯著行情,忽略了風險管理,很容易虧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