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事關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指導督導工作已經開始,截至5月10日,8個中央指導組完成對21個地方和單位進駐工作。
近日,8個中央指導組組長全部亮相。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央第一至第八指導組組長分別是:李錦斌、徐令義、劉家義、車俊、傅自應、劉賜貴、王建軍、張裔炯,均為正省部級干部。
4月29日,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央指導組培訓會議召開,同日中央指導組派駐地方和單位名單公布。
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學習教育于2025年全國兩會后啟動、7月底前基本結束。
李錦斌現任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資料圖
指導組組長全部亮相
官方履歷顯示,8位中央指導組組長均為正省部級干部。其中,徐令義、傅自應具有紀檢工作經驗;張裔炯曾在統戰部門工作,具有統戰工作經驗。
徐令義曾在浙江省、中央紀委工作,曾任中央巡視組巡視專員(正部長級),中紀委副書記、國家監察委副主任,現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主任。
傅自應曾任中央紀委駐中央宣傳部紀檢組組長,后曾任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正部長級)兼副部長,現任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張裔炯曾在青海省、西藏自治區、江西省工作,擔任過江西省政協主席、中央統戰部副部長,現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
值得注意的是,8位中央指導組組長中,李錦斌、劉家義、車俊、劉賜貴、王建軍5人均擔任過省委書記職務。
劉家義現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提案委員會主任 資料圖
李錦斌曾任安徽省委書記,現任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家義曾任山東省委書記,現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提案委員會主任;車俊曾任浙江省委書記,現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劉賜貴曾任海南省委書記,現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港澳臺僑委員會主任;王建軍曾任青海省委書記,現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主任。
劉賜貴現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港澳臺僑委員會主任 資料圖
近日,多個中央指導組與被指導督導的單位開了見面會。多位中央指導組組長強調將從嚴從實履好職、盡好責,嚴督實導、動真碰硬。
其中,中央第四指導組組長車俊在見面會上點名了農業農村部原部長唐仁健。車俊說,中央第四指導組堅持問題導向,督促指導農業農村部深刻汲取唐仁健嚴重違紀違法案件教訓,以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敢于揭短亮丑,敢于動真碰硬,敢于清倉見底。
聚焦問題,精準點穴
官方名單顯示,8個中央指導組對河北、安徽、河南、海南、青海、湖北潛江、湖南常德;經濟日報社、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體育總局、國家煙草專賣局;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民大學、天津大學、吉林大學等21個地方和單位開展學習教育指導督導工作。21個地方和單位,涉及部委、省市,金融類央企、實業類央企,以及媒體機構、高校等多個領域。
在中央指導組派駐地方和單位名單公布當日,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央指導組培訓會議也對學習教育指導督導工作進行動員培訓及部署。
會議指出,中央指導組派駐地方和單位,目的是堅持問題導向,有針對性地督促指導相關地方和單位抓好學習教育,推動問題解決,以點促面推動全黨學習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會議強調,中央指導組要推動整改整治,深入解剖麻雀,督促開門教育;把推動解決問題作為工作重點,聚焦違規吃喝、違規收送禮品禮金、侵害群眾利益、不擔當不作為等突出問題,精準點穴、精準督導。
一位紀檢干部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選擇指導督導對象一般有三個考量因素:一是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二是問題線索反映較多;三是歷史上曾出現過問題,特別是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
中國廉政法制研究會常務理事、華東政法大學紀檢監察學院教授魏昌東認為,選擇指導督導對象明顯有針對性,“精準點穴的目的是以點促面,通過深度解剖麻雀找出類型化的問題”。
魏昌東提到,從近年公布的腐敗案例看,國家體育總局、國家煙草專賣局、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均有高官被查,“腐敗問題往往與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緊密相連,比如國家體育總局原局長茍仲文、農業農村部原部長唐仁健均曾違規收受禮品、接受宴請和旅游活動安排等”。
在魏昌東看來,梳理出類型化問題后,中央指導組可以將取得的工作經驗向全國推廣,指導督導取得的成果也可以起到示范作用。
北京廉政法治協同創新基地主任、首席專家彭新林認為,指導督導是充分發揮指導、督促、協調、推動作用,傳導工作壓力,壓緊壓實責任,以外力推動問題解決,確保學習教育取得實效。
前述《通知》強調,要充分運用紀檢監察、巡視巡察、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督促檢查、調查研究、信訪反映等途徑,全面深入查找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方面存在的問題。集中整治要堅持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重點整治什么問題,立查立改、即知即改。
在彭新林看來,中央指導組派駐地方和單位“堅持問題導向”,說明指導督導是有較強針對性的,選擇的指導督導對象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可以起到“解剖一個解決一類”的效果。
“筑牢堤壩,久久為功”
官方資料顯示,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簡稱“中央八項規定”。
華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齊衛平長期從事黨建研究,從黨史黨建角度看,齊衛平認為中央八項規定與“兩個務必”一脈相承,體現的是中央發揚黨的優良作風,以上率下從嚴管黨治黨,為全體黨員領導干部設立規矩和不可逾越的紅線。
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十二年后,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白智立認為,這可以改進黨風政風,進一步提升政黨公信力,進一步贏得社會和群眾的支持,保障黨的路線方針得到有效貫徹和落實。
魏昌東認為,十二年來,中央八項規定極大地改變了黨風政風,但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具有反復性、頑固性,近年來“四風”問題又出現了隱性變異,因此要“筑牢堤壩,久久為功”。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家治理教研部教授王若磊認為,中央八項規定不是一陣風,抓黨風建設也不能畢其功于一役,而是一以貫之,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釋放了越往后越嚴的信號,要把嚴的基調、舉措、氛圍長期堅持下去。
在王若磊看來,作風問題本身是比較頑固的,不抓就會放松或有隱形變異,甚至頂風作案,所以必須持之以恒抓作風問題。
清華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尚翼認為,在全黨范圍內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是以小切口撬動全面從嚴治黨。“不正之風是滋生腐敗的溫床,從近些年來紀檢監察機關辦案實踐來看,只要查處腐敗,背后多有作風問題。”他說。
他認為,中央八項規定以作風建設破題,旨在從根本上鏟除腐敗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條件,有效填補了灰色腐敗的監管空白,構建了作風整頓與腐敗治理的雙向循環機制,反映出反腐敗斗爭從事后懲治轉向源頭治理,推動了反腐敗斗爭向縱深發展。
王若磊提到,中央八項規定不僅有改進作風,也包括密切聯系群眾。在他看來,改進作風已取得很大成效,接下來還要求進一步密切聯系群眾,這事關黨的執政根基。近年來中央越來越重視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包括基層減負問題,這實際是在改作風的基礎上,進一步密切聯系群眾。
作者:佟西中
編輯:孫曉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