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職滿一年前夕,賴清德日前接受島內某周刊訪問,談到眼下對決激烈的大罷免,他說,罷免有“善罷”及“惡罷”之分。自動自發推動罷免,這是人民的自主行為,而惡罷,因為沒有公民參與,自然而然會淪為作假連署,是錯誤的。
訪問中,賴還用佛經“菩薩畏因、眾生畏果”,點名立法機構負責人韓國瑜、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如果要解決罷免問題,應該要求黨籍“立委”順應民意,如果他們有改變,自然而然就可以解決罷免問題。他提到之前三讀通過但后續協商破局的總預算案,稱在野黨錯過了機會。
其實,把賴清德的話翻譯過來就是,“因為在野黨沒有跟民意溝通,所以罷免之火是你們自己添旺,別怨天尤人。”若有人反對這種觀點,還會被說成支持在野黨亂搞,甚至還有可能被曲解為,挺柯文哲,挺貪污,這不正是近來在綠營內部頗為流行的一種觀點,千錯萬錯,錯在藍白,不在民進黨。
事實上,賴清德提到的總預算,正好印證了民進黨就是要處心積慮的煽動惡罷。
早島內媒體指出,臺立法機構凍結預算達二千六百多億,數額看似不小,但眾所周知,凍結預算只要行政部門提出專案報告,幾無不解凍的例子,絕無構成“施政窒礙難行”之理。而在凍刪之外總預算規模高達二兆九千多億,也是歷史新高。
卓榮泰所謂的“窒礙難行”,就是明知解決辦法但不作為,絞盡腦汁制造新的政治攻防點,若三讀通過的法案還能協商,那三讀還有何意義?在野黨不可能響應。而民進黨情勒藍白,就是為了之后把責任甩鍋在野,為罷免戰添柴火。
況且,民進黨一直稱罷團不是他們策動的,那總預算案就算協商成功,賴清德怎么能斷定這些挺綠罷團就會鳴金收兵? 如果不能斷定,訪問中又如何稱是在野黨錯過終止罷免的機會?沒有總預算案問之前,照樣有大罷免,各地罷團照樣煽動“抗中”伊于胡底。
原因無他,從2024年1月13日,選舉結果塵埃落定的那一刻,因為失去臺立法機構的席次多數,罷免的柴火已經被民進黨點燃,在民進黨和挺綠罷團看來,在野掌握席次多數是懷璧其罪,藍委怎么做都會動輒得咎。
如果談溝通,這些“立委”沒有經過與選民溝通,沒有贏得所在選區多數民意支持,怎么能勝選?而有的人還沒就職就有罷團開始發動罷免,這種無差別的掃射,已經違背了罷免制度的初衷,根本就是政治斗爭。
而只要是政爭,惡罷理由可以千千萬,且不說立法機構改革法案,財劃法都是民進黨過去的主張,甚至馬英九訪問大陸,翁曉玲承認兩岸都是中國人,都可以成為罷團煽動仇恨,制造對立的借口。當他們把這場罷免戰拉高到國家認同層級,視國民黨為“外來政權”,要凝聚深綠基本盤,還需要找其他理由嗎?
而就算沒有罷免戰,還有 “認知作戰”,“轉型正義”、“國安”法治改革,驅逐陸配,為了實現綠色獨大,民進黨會窮盡一切體制內外的手段,當這場罷免戰本身就是撕裂臺灣社會的惡劣行為,有這么多人主動連署,參與這種不公不義的行為,不值得炫耀,這不是一些觀察者分析的,罷團認真,在野陣營不認真,而是島內有相當一批人在仇恨動員下已經沒有是非判斷的能力。如果連這個根本性的前提,一些分析人士都沒有勇氣面對,再多的討論也是徒勞,再義正言辭評斷也是鄉愿。
臺灣風傳媒今天在題為《賴清德烙在臺灣頭上的“民主”之痛》文中指出,
罷藍行動絕非僅止于公民團體的自發行為,從民進黨總召柯建銘倡議大罷免以來,這就是民進黨的行動;遑論一階到二階過程中,行政部門率同民進黨全臺宣講,即使關稅戰來襲,都擋不住民進黨的政治動員;賴清德還下達“全罷”動員令,要求民選公職罷免連署的“責任額”,這是擺明了以謊言遮飾民進黨之謀;而藍綠兩黨罷免連署均不乏的“抄連署書”的案例,評判藍綠之惡孰大孰小是一個思路,重點是由誰來判準?檢調對國民黨地方黨部即連署人的約談搜索羈押,已經讓這個本該是“公平裁量”的天秤失衡,讓司法成為政治工具、政爭武器,當喪失人民信賴感的不只是民進黨,還有司法,這不僅是大錯,而是大惡。
賴清德引用“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八個字,指責在野沒有順應民意為罷免添柴火,但明明是民進黨選輸掀桌為了完全執政不擇手段,種下大罷免的惡因,才有如今島內政局動蕩的惡果。面對挺大罷免一方是帶著宗教信仰般的狂熱投入這場對決,他們判定對錯的標準沒有是非,只有立場。
而真正的開大門走大路,并不是以指責在野不與罷團溝通就來回避躲閃以上問題,更不是用二分法把聲援柯文哲的司法正義等同挺墨綠、挺貪污就以為惡罷獲得了正當性。對賴清德專斷濫權的批判質疑,不是在支持某個島內在野政黨,更不等于要為他們的政治路線背書,而是從維護兩岸關系大局著眼,不容民進黨透過倒果為因、危言聳聽對內“洗滌人心”,對外為兩岸交流設置更多路障。才要摒棄“關門主義”,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而非因為個人好惡或某種執念,將反惡罷一方的力量越切越小。
何為善罷,何為惡罷,不是賴清德說了算,到底哪一方在為罷免添柴火,更不是少數人就能片言而斷,這樣的淺顯道理,應當不難理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