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5月1日起,四川正式入汛,汛期將持續到9月。據自然資源、水利、應急、氣象等部門預測,今年汛期全省中小河流中廣元、巴中、達州、綿陽、德陽、成都、雅安、宜賓部分河流可能有較大的洪水過程。在江河洪水方面,預計今年汛期,四川以中等及以上洪水為主,青衣江、沱江、涪江、渠江可能發生超過警戒水位的洪水。
郝立藝攝△
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雨城區高度重視,立足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的總體要求,堅持“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原則,統籌推進部門協同與鎮街聯動,通過隱患排查、應急演練、科技賦能、宣傳引導等多項舉措,全面筑牢防汛減災安全防線,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部門聯動:
壓實責任 科技賦能提升應急能力
區應急管理局牽頭構建全區防汛抗旱工作體系,嚴格落實省、市部署要求,下發防汛工作文件4份,召開專題會議5次,推動責任層層壓實。全區“一江六河”、16座水庫水電站、150個山洪災害危險區防汛責任人全部落實,首輪隱患排查整改完成率達83%。創新運用智能化手段,通過全國應急指揮系統實現“一鍵呼叫”高效聯動,并加快推進“戶戶響人人響”預警系統建設,覆蓋全區重點區域,打通防災“最后一米”。此外,組建“區、鎮、村”三級應急救援隊伍157支共4453人,開展“三斷”情景演練174場,儲備搶險機具50余臺、救災物資4萬余件,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用得上。
區水利局建有區級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1個,自動雨量監測站13個、自動水位監測站7個、視頻監控站9個、簡易雨量與預警廣播站41套。共享氣象部門自動雨量站38個,共享水文部門自動雨量站20個、水文站3個(其中國家站1個)。初步構建了覆蓋全區的雨水情監測預警系統,為防汛減災提供了技術支撐。截至目前推送各類預警信息4470條。同時以“3·22世界水日”及“中國水周”為契機,強化減災宣傳教育,提高群眾防災減災意識。
區住建局制定《雅安市雨城區住建系統2025年防汛工作實施方案》,成立防汛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各鎮(街道辦)建立領導包片、干部包點責任制,把防汛減災責任落實到最小工作單元。組織雅安市供排水公司、國雨市政公司等企業開展城市防汛應急演練2次。此外,持續排查風險點,建立隱患排查清單,并定期對雨水排口、市政窨井蓋等設施開展巡查。為提高城市泄洪能力,區住建局對行泄洪通道、調蓄空間等進行全覆蓋清掏疏通。截至目前,累計排查城市排水管網63公里、雨污水井4576個,清掏淤泥84.5立方米,更換破損井蓋45個、雨箅子23個,發現問題隱患11個,已完成整改問題隱患11個,為應對汛期城市防汛防內澇打下基礎。
區經科局聚焦水電站安全,組織專家對20座水電站開展汛前“體檢”,重點排查引水洞、泄洪設施及應急預案等工作,督促隱患整改閉環。同時要求各電站加強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完善物資儲備和應急演練,確保安全運行。
鎮街行動:
精準施策 群防群控筑牢基層防線
西城街道開展拉網式排查,整改隱患11處,在龍崗村山洪溝組織應急演練,模擬強降雨救援場景。同時通過宣傳欄、入戶走訪等形式普及防災知識,提升居民自救能力。
河北街道挺進路社區針對臨江商鋪開展防汛演練,現場演示沙袋碼放及防汛器材使用,強化商戶應急意識,筑牢社區安全底線。
草壩鎮聯合市、區多部門在周家溝、王家溝和石碑田等4座水庫開展防汛搶險綜合演練,模擬特大暴雨引發漫壩險情的應急處置流程,檢驗預案操作性,提升隊伍協同作戰能力。演練涵蓋險情測報、轉移安置、醫療救護等全環節,為安全度汛奠定基礎。
碧峰峽鎮創新“三鏈融合”機制,以“溝長制”為抓手,構建責任鏈、防控鏈、保障鏈。開展溝道清淤疏浚專項行動,清理溝道垃圾20余噸,布設智能監測設備,規劃避險路線,并通過“黨員+群眾”聯防機制激發群防群控合力。
多營鎮突出“提前量”,強化隱患排查和物資儲備,對河、庫、溝、渠等重點區域實施“河長制”高頻巡查,整改隱患并配齊救生裝備。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通過雨量監測站、微信群、大喇叭等方式及時傳送預警信息,形成全民防汛格局。
下一步,雨城區將持續緊盯重點部位,加強氣象監測和部門協同,完善預案機制,嚴格值班值守,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打贏防汛減災攻堅戰。
▌記者:毛晏(綜合整理)
▌編輯:毛晏
▌審核:徐召紅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了解更多有關雨城的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