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這個時候,"老師勸孩子別中考"的話題都會沖上熱搜。
最近南陽有位家長就收到學校發來的"自愿放棄中考申請書",上網求助時網友一針見血:被勸退的八成是老師認定考不上普高的孩子。殘酷的現實擺在眼前——中考就像篩子,一半人掉進普高的筐,另一半滑入職高的網。而職高生的終點站,往往是流水線上永不熄滅的白熾燈。
說到流水線,2016年紀錄片《18歲的流水線》里那些年輕的面孔讓人揪心。有個叫楊鵬的小伙子在車間割破手掌,鮮血滴在傳送帶上變成暗褐色。他只能貼個創可貼繼續干活,畢竟流水線不會為任何人停留。
三年下來,他手上的疤痕比掌紋還密,下班時累得飯碗都端不穩。最扎心的是他談起戀愛:"前女友父母嫌我工廠太遠,現在這個女朋友也是線上工友。"他們最大的浪漫,是分吃十五塊的木桶飯時多夾塊肉給對方。
廠妹楊玉金的遭遇更讓人心酸。她焊接時總被火星燙得滿手水泡,卻笑著說要攢錢給老家蓋房。可當記者問起建房預算時,這個倔姑娘突然崩潰大哭——誰都知道,流水線工資永遠追不上建材漲價的速度。紀錄片里還有輟學少年炫耀"廠里好玩得很",有沉迷網游的男孩說"先混一年再說",這群本該鮮活的年輕人,眼里全是對未來的麻木。
但總有人在絕境中抓住機會改寫命運。華為"天才少女"姚婷初中時也是吊車尾,直到有天父親不再罵她,只是嘆氣:"你的人生自己選吧。"這話像盆冷水澆醒了她。高中三年她成了教室幽靈,永遠最早來最晚走,連寒暑假都泡在學校。后來考上華科博士,入選華為天才少年拿下156萬年薪。她說:"學習是給自己的未來投資,跟別人沒關系。"
看著這些故事,就像目睹人生的分水嶺。有人覺得讀書苦,可流水線上的青春更苦——那種看不到頭的重復勞作,會慢慢吸走人的精氣神。就像作家說的:"假裝躺平的人,最后都成了井底之蛙。"距離中考還剩五十天,想跟所有孩子說:允許你做不到了不起,但不能允許還沒拼過就說放棄。
現在每道做錯的題,都是未來少走的彎路;每個熬夜啃書的晚上,都在為明天積攢光芒。
別在該奮斗的年紀選擇安逸,好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