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塑像文革前有,但很少。1952年,為見證蘇聯援建新疆十月拖拉機廠而修建的毛澤東塑像,是現存最早的一尊室外塑像,總高近6米。2005年4月28日,由拖拉機廠遷至新疆烏魯木齊市西南隅的雅瑪里克山上。
文革時期,出于對偉大領袖毛主席的熱愛和敬仰,全國興起了“毛主席塑像熱潮”。
第一座毛澤東塑像建于清華大學內。1966年8月,紅衛兵以“破四舊”為名,將清華大學的標志性建筑“二校門”拆毀。1967年5月4日,在原址上修建了毛主席塑像。塑像用鋼筋水泥制作,加上底座,高達8.1米。毛主席身穿軍大衣,神采奕奕,高舉手臂,像是為革命師生指引前進方向。底座上刻著林彪關于“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毛主席萬歲!萬歲!萬萬歲!”的題詞。(林彪叛逃后,手跡被清除)。1967年5月5日的《人民日報》報道了全國第一座毛主席像落成時的“盛況”。
接著,北京大學、復旦大學、韶山火車站、海軍大院……從北到南,競相效仿,形成風潮,毛澤東塑像在全國各地拔地而起。
有意思的是,當時,北京大學由于校內紅衛兵兩派對立,所以先后在北大西門和圖書館處建起了兩座毛澤東塑像。北京科技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的兩座毛澤東塑像一模一樣,相對揮手,隔街相望。
在上海,“工總司”、“同濟東方紅”、“上體司”、“紅三司”、“外語學院革造部”、“紅衛兵新復旦師”、“新師大師”等十七個紅衛兵組織和工人造反組織,聽到清華大學塑造毛主席像的消息后,一起提出《關于鑄造巨型毛主席立像的聯合倡議》。聯合倡議沒能實現,但上海的各大學都先后建起了毛澤東塑像。
同濟大學“東方紅兵團”修建的毛澤東塑像高7.1米,加上底座3米,總高度達10.1米,且底座上和清華大學一樣刻有林彪題詞“四個偉大”。
復旦大學紅衛兵“新復旦師”,在修建毛澤東塑像時獨創了一套完整的“三數模式”:像高7.1米,加上5.16米的底座,分別紀念中國共產黨的生日和“文革”的“五一六通知”;7.1加上5.16,正好是12.26,是毛澤東的誕辰。這套“三數模式”,被許多地方修建毛主席塑像時仿效。
全國最大的純鐵鑄像,是1968年,分別建于青海山川鑄造鐵合金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院內和洛陽鑄造廠門口的毛主席塑像,總高都是12.26米。沈陽的塑像底基面積更大,為960平方米。
“文革”期間,全國黨政機關、學校、工廠、城市公共設施,包括村莊在內,到底建了多少座毛澤東塑像,沒有確切數字。據估算,混凝土、金屬、玻璃鋼和漢白玉等各種材料的室外毛澤東塑像,應該在2000尊以上。
新疆喀什人民廣場上的毛主席塑像,1969年秋落成。像高12.26米,底座高11.74米。為建設該像,不少個人積極捐款。該塑像至今完好保留,并被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室內較大的毛主席塑像數不勝數。
最好的,當屬毛主席紀念堂內的漢白玉坐像。
小型毛主席雕像有多少,難以統計。這些小型塑像,有全身,右半身,有站像,有坐像。取材更加多樣,有銅像、有陶瓷,有木雕,有石膏。最多的是陶瓷像,光潔、美觀,易燒制,成本低。
毛主席瓷像,沈陽一私人博物館就藏有7000多件,可見當年制作數量之大。
全國掀起大規模建造毛主席塑像的熱潮后,林彪作出指示:“建造大型的毛主席全身塑像,已經成為廣大群眾的自覺要求。我們部隊也應當這樣搞。”“凡有代表性的大軍事機關,其駐地有大院、有廣場的地方”,“都可以搞”。1967年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總政治部,依據林彪有關指示,起草了《關于建造毛澤東大型全身塑像的通知(稿)》。但7月10日,林彪將通知(稿)轉送毛主席審閱時,卻遭到了毛主席的反對:“退林彪同志。此件不發。中央已有指示。”
毛主席對為其塑像的做法非常反感。他曾對警衛戰士抱怨說:“你們到處掛像……有的還在大門口塑個像……你們在門口站崗,讓我陪著你們站崗。你們兩個小時一換回去了,我卻仍站在那里沒人換,倒成了我為你們站崗了……”。
當塑像之風刮遍全國時,毛澤東看到中共中央辦公廳送來的《全國各地群眾正在積極塑造毛主席巨像》的簡報,于是寫了如下批語:“林彪、恩來及文革小組各同志:此類事勞民傷財,無益有害,如不制止,勢必會刮起一陣浮夸風。請在政治局常委擴大會上討論一次,發出指示,加以制止。”毛澤東批示后,中共中央及時發布了毛主席的指示,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大規模建造毛澤東塑像的風氣。
但是,形勢使然,難以禁絕。一些地方,由官方出面,還是建造了不少巨型毛澤東塑像,特別是在各地革命委員會成立時和歡慶中共九大時。建造毛澤東塑像的狂潮,直至20世紀70年代才逐漸停止。
198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堅持“少宣傳個人”的幾個問題的指示》,指出:毛主席像、毛主席語錄和詩詞在公共場所過去掛得太多,今后要逐步減少到必要限度。盡管《指示》中主要講到的是畫像,但一些地方的毛澤東塑像也開始被拆除。3個多月后,中共中央辦公廳專門在11月6日發出《關于毛澤東同志塑像問題的通知》稱:對已建成的鋼筋水泥塑像或其他堅固塑像,沒有必要一下子全部毀除。中央希望,凡在有爭議的地方,一般不要拆毀。
到了2008年,北京的高校內的毛主席塑像,大部分都已拆除。清華大學里的,在1987年8月拆除。北京大學內的兩尊塑像,在1988年初拆除。只有北京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體育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等七所院校的毛澤東塑像還保留著。
其他一些地方的高校,毛主席塑像也有部分保存。除大學外,一些單位、地市的塑像也保留了下來。全國戶外的毛澤東塑像仍有數百尊,確定于“文革”期間創作的還有182尊。
筆者家鄉濟寧文化廣場上,仍完好保存著一尊建于1969年10月的毛主席塑像,已列為省級保護文物。
隨著“毛主席熱”的興起,不少地方又重新建起了毛主席塑像。
可移動的中型毛主席塑像和作為擺件的仿文革時期的小型毛主席塑像,也有大量制作。
筆者曾在2001年左右請了一尊坐式毛主席陶像。
陶藝大師雍起林,就曾制作了大量精美的毛主席雕像。
1993年,毛主席誕辰100周年時,毛主席故鄉韶山廣場建起了一尊像高6米、座高4.1米的毛主席銅像,重3.7噸。銅像落成后,每年都有數百萬人來此瞻仰。
新疆和田,毛主席接見庫爾班?吐魯木銅像,2003年12月落成,高20.76米,重達6噸。
作為大學,2006年,北京經濟技術學院在中心廣場舉行毛主席雕像揭幕。2008年,重慶醫科大學縉云校區,毛主席塑像竣工。2008年,湘潭大學內,也樹立起一座毛主席銅像。
2010年9月10日,廣東東莞市市委黨校教學樓前,毛主席銅像揭幕。
2015年,筆者家鄉濟寧鄒城市的后八村,全體村民集資興建起一尊通高13.97米、像高12.26米的毛主席銅像,可謂全國銅像之最。
為了表達對毛主席的崇敬和懷念,新建幾處毛主席塑像無可厚非,但不可追風,更不可流于形式,不要刻意追求“高、大、上”,本末倒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