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充滿變數的經濟世界里,油價的每一次波動都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層層漣漪,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弦。近期,一則重磅消息在財經和汽車領域掀起波瀾 —— 新一輪國內成品油調價時間確定,下周,國內油價或將迎來大幅下調!這一消息,無疑給廣大車主和相關行業注入了一劑 “強心針”。
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深入分析后發現,盡管連續三天國際油價呈現上漲態勢,但三地原油價格平均值變化率仍為油價下跌 5.57%。這就意味著,國家發改委將于 5 月 19 日 24 時大幅下調國內油價,每噸下調幅度高達 290 元。折合成每升油價,下降幅度約為 0.26 元。此輪下調后,全國加油站將迎來年內第五次油價下調,國內油價更是會大幅下跌至 2022 年以來的低點,曾經讓車主們心心念念的 92 號汽油價格,有望重回 6 元時代!
五一假期期間,國際原油市場便已暗流涌動。美國 WTI 原油價格與布倫特原油價格大幅下跌,開啟了這一輪價格下行通道。進入 5 月第二周,即便近三個交易日油價有所反彈,但在整個國內油價調整周期內,國際油價依然下跌明顯。造成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世界石油供需矛盾的加劇。在供應端,OPEC + 產油國仿佛商量好似的,加速增產石油。沙特、俄羅斯等 8 個產油國聯合宣布,自 6 月起日均增加原油產量超過 40 萬桶。與此同時,美國石油公司的頁巖油產量也強勢回升,多方因素疊加,預計全球原油日供應量將增加約 120 萬桶。如此大規模的增產,使得原油市場的供應一下子變得充裕起來,價格自然承受著巨大的下行壓力。
從需求端來看,全球經濟增長的步伐似乎有些乏力,這直接導致了原油需求增長預期的下降。不僅如此,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可謂如火如荼,銷量暴增。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電動汽車,這使得燃油車的市場份額受到擠壓,進一步減少了對原油的需求。當供應不斷增加,而需求卻在萎縮時,國際油價的下跌也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國家發改委在 2016 年發布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國內油價調整結果嚴格與國際油價的漲與跌接軌。每 10 個工作日調整一次國內油價,汽油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以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為基礎,綜合考慮加工成本、稅金、合理流通費用和適當利潤來確定。隨著 10 個工作日原油價格均值變化率持續呈現負值,即便經歷了國際油價三連漲,最新油價下跌幅度依然穩定在 - 5.57% 的水平,國內油價下降幅度達到 290 元 / 噸,遠超 50 元 / 噸的成品油調價 “門檻”。因此,5 月 19 日國內油價迎來大幅下調已成必然之勢。
今年以來,國內已經落實的 9 輪油價調整結果呈現出 “4 跌 3 漲 2 平” 的態勢,國內油價累計下調幅度為 425 元 / 噸,當前國內油價本就處于 2023 年以來的低點。而 5 月 19 日的這次油價下調,將成為 2025 年第 5 次國內油價下跌。屆時,絕大部分省區市的 92 號汽油價格將跌破 7 元 / 升。按照每升 0 號柴油、92 號汽油零售價格下降 0.25 至 0.27 元來測算,車主們加滿 50 升的汽車油箱,一次就能節省十幾元。這對于廣大車主來說,無疑是實實在在的利好,以后開車出行的成本將有所降低。
對于物流運輸等行業而言,油價的大幅下調更是一場 “及時雨”。在這些行業的運營成本中,燃油費用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油價下降,意味著運輸成本降低,企業的利潤空間有望得到提升。這不僅能減輕企業的經營壓力,還可能促使物流運輸費用下降,進而對整個產業鏈的成本產生積極影響,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物價水平,讓消費者受益。
下周即將到來的油價大幅下調,無論是對車主個人,還是對相關行業,都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能緩解人們在出行成本上的壓力,還能為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然而,油價的波動猶如大海中的波濤,難以完全預測。國際政治局勢、全球經濟發展態勢、新能源技術的革新等諸多因素,都可能在未來影響油價的走勢。作為消費者和從業者,我們在享受油價下調帶來的利好時,也應時刻關注市場動態,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