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以“鏈通江淮、智贏未來”為主題的第五屆淮河華商大會在淮安開幕。
江蘇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胡廣杰出席大會并講話。淮安市委書記史志軍致辭,上海天永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郭相陽,中宏科創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林玉春,中國巨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燕,歐洲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主席曹燕靈等嘉賓代表發言。省有關部門單位負責同志,以及近300名全球知名僑領華商代表參加活動。市長顧坤主持大會,市四套班子有關領導參加活動。
胡廣杰指出,千里秀美淮河一脈相連,蘊藏著數不盡的寶貴資源,也孕育著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隨著淮河生態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一系列國家重大戰略的強勁驅動,沿淮地區正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與發展活力。淮河華商大會自2021年啟航,立足淮河、面向全球,為廣大僑領華商奔赴江蘇、走進淮安搭建了堅實橋梁,為推動區域經濟融合發展、協調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今天,承載著新使命和新期待,淮河華商大會必將在美麗的淮水之濱,共同繪就“鏈通江淮 智贏未來”的美好愿景。希望大會揚堅實經濟基礎之長,做“挑大梁”的積極參與者。充分發揮大會資源優勢,堅守實體經濟根基,攜手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積極開辟新領域新賽道,不斷放大才聚江蘇、智匯江蘇“強磁場”的吸引力,更好助力淮河生態經濟帶大聯合、大發展。揚外向型經濟之長,做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積極貢獻者。充分發揮獨特優勢,在全球范圍內集聚華商資源,以僑為橋、以僑架橋、以僑引外,積極參與江蘇“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密切中外經貿交流合作,為江蘇企業“走出去”牽線搭橋,以更大的開放格局共享發展新機遇,以更深的交流合作促進互利共贏,為江蘇及沿淮地區高質量發展不斷塑造新動能、新優勢。揚深厚家國情懷之長,做愛國愛鄉、造福桑梓的積極實踐者。弘揚優良傳統,一如既往關心支持江蘇經濟社會發展,講好江蘇故事,持續提升江蘇海外美譽度和影響力,為搭建世界了解江蘇的有效橋梁獻計出力。全省各級僑務部門要加強與沿淮省市相關部門的交流合作,不斷放大淮河華商大會的資源集聚效應,為廣大僑領華商發揮作用提供優質服務、營造良好環境。
史志軍說,五年前,作為淮河生態經濟帶國家戰略首倡首推城市,我們舉辦了首屆淮河華商大會,以河之名、共商發展。五年來,我們與廣大華商攜手共進,“鏈”在“一條河”的獨特情懷,以發展的向上攀升,彰顯匯“通”江淮氣概;“鏈”在“一大批”的優質項目,以產業的向新而行,更好融“通”區域協作;“鏈”在“一家人”的營商環境,以服務的向深聚力,不斷暢“通”共贏之路,繪就了相知相親、同心同向、互利互贏的合作篇章。面向未來,我們將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更為深度嵌入區域分工和產業協作,堅持“做的要比說的好、服務要比需求早”的理念,信守“項目簽約前心中有數、項目簽約后說話算數”的承諾,真誠期盼各位新老朋友以此次大會為契機,碰撞思想火花、分享產業資訊、深化對接合作,共同“鏈”出廣闊天地、“通”向合作新路、“贏”得精彩未來。
郭相陽、林玉春、劉燕、曹燕靈在發言時表示,淮安是一座兼具歷史底蘊與現代活力的城市,獨特的區位優勢、完善的產業配套和優越的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我們有著同飲淮河水、共享中國夢的情感聯系和紐帶,將以淮河華商大會為平臺,尋求具體項目及合作機會,為淮安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林小明作城市及產業發展推介。
開幕式上,舉行了重大項目簽約活動。1-4月,全市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39個、協議引資額1713億元。
(來源:江蘇廣電淮安中心站/蔡勇 通訊員/楊尚 黃遵學顧峰 攝影/管偉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