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知家消息,5月12日,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道,日產汽車公司因經營狀況持續惡化,計劃在全球范圍內進一步削減超過1萬個工作崗位,使得其裁員總數達到約2萬人,占員工總數的15%。此次裁員計劃是日產汽車重組戰略的一部分,旨在改善財務狀況并提升運營效率。
在全球市場,日產汽車面臨諸多挑戰。在美國市場,由于缺乏混合動力車型以及車型老化,日產的銷量和業績受到嚴重影響。在中國市場,日產的銷量也出現大幅下滑,2024年中國區銷量暴跌12.2%,拖累整體表現。此外,日產在電動車(EV)領域的失策也使其在全球競爭中處于劣勢。日產汽車的財務狀況同樣令人擔憂。該公司預計在截至2025年3月的財年中,凈虧損可能高達75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65億元),創下公司歷史新高。這一虧損主要源于重組成本以及全球市場銷量下滑。
據外媒報道,5月9日,日產汽車宣布放棄在日本西南部九州島(北九州市)投資約11億美元(1533億日元)建電動汽車電池廠的計劃。該工廠原本有望成為降低電動汽車電池成本、追趕比亞迪等領軍企業的關鍵。
日產原本計劃在日本九州島北九州市建設一個新的磷酸鐵鋰(LFP)電池工廠,預計投資1533億日元(約合10.5億至11億美元),年產能為5吉瓦時。該工廠計劃于2028年開始為日產的微型車供應電池。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曾在2024年9月批準了該項目,并計劃提供高達557億日元(約合3.84億美元)的政府支持,以幫助建立國內供應鏈。日產表示,作為扭虧為盈舉措的一部分,它將繼續制定“符合市場需求”的電動汽車電池戰略。公司需要削減開支,優化成本結構,以應對財務困境。此外,公司也在重新評估其業務戰略,以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和需求。盡管取消了該工廠計劃,日產表示將繼續致力于電動汽車電池技術的研發,并尋找其他方式來降低成本和提高競爭力。公司可能會調整其電池采購策略,更多地依賴外部供應商或與其他公司合作。
5月12日,現年71歲的前日產CEO卡洛斯?戈恩在接受法國BFM TV采訪時表示,自己“早就看到了”日產的困境:“我預見到了日產的衰退和聯盟的解體。”至于日產出了什么問題,戈恩直言不諱地指出,責任在于公司領導層:“決策太慢了。問題的根源在于日產的管理層。”這位以直言著稱的前 CEO 并沒有收斂,他稱“公司已經奄奄一息”,并表示日產“不得不向日本的主要競爭對手乞求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