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個國家的代表齊聚北京,其中還有所謂的臺“邦交”,同時島內提出了實現兩岸統一的新方法,如何看待這些情況?
日前,中拉論壇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超過30個國家派出代表出席,其中還有哥倫比亞、智利、巴西三國的總統。不過更讓外界關注的是,海地和圣盧西亞也派出代表參會,而他們是所謂的臺島“邦交”。對此,中方一視同仁,給了海地和圣盧西亞應有的待遇,擺放了他們的國旗,并表示支持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國家提升在國際舞臺的影響力。而且,在中美日內瓦會談結束后,就有這么多國家來華參會,可見中國大陸的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巴西總統盧拉就在論壇上表示:“跟中國走得近,不擔心被美國打壓”,這凸顯了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立場。
這個情況,對島內不少人也產生了很大的觸動。臺當局前“新聞局長”鐘琴就公開表示,要推動兩岸統一,除了“和統”和“武統”兩種模式,其實還有一種新方法,那就是“實統”。為何“實統”?其實就是“把對臺海、臺島的管轄落到實處,逐步實現統一”的方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金門撞船事件”后,大陸海警抹除了所謂的金門“限禁海域線”,展開常態化執法巡航。而且,大陸還抹除了所謂的“海峽中線”,解放軍艦機多次在臺海聯合巡航,并進行了5次“圍臺”演練。在進入2025年后,大陸海警也開始繞臺巡航,進一步將臺海“內海化”,這就是“實統”的具體做法。
面對大陸的“實統”布局,島內的民進黨當局束手無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域外勢力上。日前,美國阿拉斯加州宣布,臺島將會從他們這里購買600萬噸天然氣,將原本對美購買天然氣增加3倍。而且,美國計劃修建一條從北極地區到阿拉斯加的管道,但要韓國和日本投資,均遭到拒絕。然而,民進黨當局卻主動簽下投資意向書,加碼給美國的“投名狀”。同時,民進黨當局前領導人蔡英文竄訪歐洲,在所謂“民主峰會”上大言不慚稱:“臺島的存在,對中國擴大勢力范圍起到了牽制作用”,這顯然是想通過向美西方展現“價值”。給臺島爭取所謂的“國際幫助”。
然而,從2017年巴拿馬切斷對臺“邦交”關系后,現在臺當局只剩下12個所謂的“邦交”。若海地和圣盧西亞也選擇與中國大陸建立外交關系,那么臺島的“邦交”就將跌破個位數,這進一步說明一個中國是國際共識,賴清德之流搞“臺獨”不得人心。而且,被民進黨當局視為“靠山”的美西方,并沒有在臺海下場的想法。日前,法國主動邀請了我國的董軍防長前來訪問,還給予了極高規格的待遇,并達成了中法軍事合作。而竄訪歐洲的蔡英文,只能出現了歐洲智庫的活動中,顯然不被歐洲政界重視。這些情況,進一步說明兩岸統一是歷史大勢,賴清德、蔡英文之流無法阻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